海軍軍事革命,1500-1800[12]
譯自Geoffrey Parker,The Military Revolution(副標題: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1500-1800), pp.82-114。
--
無敵艦隊一役也對伊比利人的東方帝國防禦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作戰本身吸收了其他遠征所預定的資源──對亞齊(Acheh)的攻擊和在蒙巴薩(Mombasa)建築要塞的計畫都被取消,據稱是因為菲利浦二世要將其力量集中在對英國的作戰上。另一方面,既然攻勢已隨著無敵艦隊的失敗而被迫終止,1590年代第一批到達印度洋海域的英國與荷蘭船隻給印度總督府(Estado de India)帶來了新的棘手問題。果阿(Goa)總督在亞洲海域的對策被來自歐洲的敵人(os enemigos de Europa)所宰制著。由於本質上是一連串貿易網絡而非實際佔有領土的行政組織,葡屬印度特別脆弱:它主要是進行分配而非生產,並且是透過人與人的關係而非對土地的控制。葡屬印度的第一任總督法蘭西斯科.德.歐馬迪亞(Francisco de Almeida)就任總督時所擁有的不過是他的艦隊;而即使是在果阿、麻六甲、迪烏(Diu)、荷姆茲(Ormuz)等基地一一被征服後,海路的控制對葡萄牙體系的成功運作仍然非常重要。在荷蘭人到來前維持海路暢通比較容易。1502年,達伽馬靠著他的18艘船摧毀了卡利克特(Calicut)的艦隊,而他的旗艦不過攜帶了16門砲──沒一門大口徑的。20年後,葡萄牙在印度洋週遭的60艘船和6座堡壘總共不過配備了1073門砲。而且,即使是在作戰行動中,這些砲並沒有有效的運用。例如在1510年,葡萄牙總督阿豐索.德.阿布克爾克(Afonso de Albuquerque)的400噸旗艦在麻六甲海峽與一艘蘇門達臘的大型商船相遇,整個葡萄牙艦隊貼近廝殺並:「開始射擊;但這到底對它沒有影響,而它且繼續航行…葡萄牙船隻攻擊其帆桅…終於使其落下帆來。因為那艘船很巨大…我們的人不敢登艦,而我們的火砲不能傷它分毫,因為它周圍的船殼有四層厚,而我們最大的加農只能打穿兩層。」經過兩天沒日沒夜毫無效果的砲擊,機警勇敢的阿布克爾克決定拔掉那艘船的兩支舵槳,而它終於投降了。
這種野蠻小鬼頭一般的指揮有可能成功,當然只是因為蘇門達臘的艟(jong),就像其他印度洋本地所造的船隻一樣,沒有火砲保護。當亞洲地區的船隻開始攜帶並使用火砲後,葡萄牙人對海路的控制就遭到了嚴重的威脅。首開其例的是埃及的統治者,他們定期的派遣艦隊進入紅海挑戰葡萄牙人。1508年,一支6艘圓船(round-ship)與6艘大划槳船(galley)組成的艦隊從蘇伊士航向喬阿(Chaul),同行的還有一些古吉拉特(Gujarati)戰船,要前往摧毀當地的一支葡萄牙分艦隊。但在1509年2月,幾乎所有印度洋海域的葡萄牙船隻(其中的19艘)與歐洲人(1200人)航向迪烏,並將碇泊中的大部分埃及戰艦擊沉。埃及的顎圖曼統治者掃清「老是給來自印度,經由海路前來的(穆斯林)商船造成損失」的「惡行惡狀的葡萄牙船隻」的企圖更加失敗。1538年派出的艦隊收復了亞丁(Aden,位於紅海的出口),但在迪烏外被決定性的擊敗;1552年的第二次行動攻下了馬斯開特(Muscat,在波斯灣的出口處),但被歐洲人大創後被迫撤退;1559年的第三次則連波斯灣都走不出去。實際上對巴林(Bahrain)島的攻擊是失敗的如此徹底,以至於顎圖曼指揮官必須賄賂葡萄牙人12000色拉芬幣(serafin),以將其人員渡回大陸。
然而到了此時,伊比利人入侵導致的亞洲海域的紛亂因為某些原因而部分地緩和下來。在西邊,建立了鄰接印度洋的三大伊斯蘭帝國──薩凡薇(Safavid)、顎圖曼與蒙兀兒──到了1550年代已建立了行政組織來對抗葡萄牙的印度總督府。同時在東邊,印度尼西亞的穆斯林國家──尤其是亞齊──正學著建造不易被俘虜的、武裝充足的大船。1560年代的紅海與1570年代的新加坡外,葡萄牙的加里翁(galleon)帆船和搭載土耳其火砲部隊的亞齊戰艦間有過數次激戰。沒錯,勝利通常是歐洲人的,但代價很駭人:在1562和1565年,亞齊的紅海克瑞克(carrack)大帆船被擊沉了,但帶著另一艘葡萄牙大船一同陪葬。有了這樣的經驗,蘇門達臘與埃及間的穆斯林海上貿易勢必解禁。同時以卡利克特為基地的一些小型戰艦──在葡萄牙史料中叫作馬拉巴(Malabar)海盜,而在伊斯蘭史籍中則被稱作「伊斯蘭自由戰士」──給他們身型狹窄而輕便的船隻發展出更好的戰術:兼用槳帆推進,他們結成小隊行動,和地中海的滑槳船一樣利用他們裝置在船艏中央的火砲對付在無風時的商船。在17世紀他們相當有效,因而蒙兀兒帝國的蘇拉特(Surat)港雇用他們防禦葡萄牙人的攻擊;而在18世紀,這些「海盜」甚至截獲了一艘英國的東印度(Eastindiaman)大帆船。
克瑞克大帆船。圖片來源
關於葡萄牙失去其帝國的原因通常歸咎於過度的擴張;而其在莫三比克和錫蘭攫取領土的努力尤其受到批評。但從檔案文件看來,這些標誌著歐馬迪亞與阿布克爾克的政策破產的行動,比較像是對於失去一個世紀前輕輕鬆鬆的貿易壟斷的直覺反應,而並非因為單純的貿易衰退。恰恰相反,正是伊斯蘭的海權復興使得葡萄牙人轉向領土征服。然而,1600年左右為了征服莫三比克和錫蘭所挹注的巨大資源確實便利了英國和荷蘭在印度洋的興起。葡萄牙人就是缺人、缺船、缺火砲,既要征服錫蘭、讓伊斯蘭國家不敢輕舉妄動,又要抵抗來自歐洲的敵人;雖然印度的葡萄牙商人要求里斯本的政府禁止征服行動,已建立的傳教活動就是不願意放棄從異教徒當中贏得的靈魂。
於是新到亞洲的荷蘭人與英國人點倒了原本就對葡萄牙人不利的權力平衡。1590年代便已破壞性十足──荷蘭人派遣了15次遠航,總共包括了65艘船隻,而英國人派出了一趟──但1602後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成立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荷屬東印度公司派出的第一支艦隊包括14艘船,其中有9艘超過400噸;1603年由史蒂芬.凡.德.哈根(Stefan van der Hagen)率領的下一批艦隊僅有10艘船,但配備更重型的武裝。哈根的旗艦多德雷赫特(Dordrecht)號重900噸,搭載了6門24磅砲與18門8或9磅砲;而他本人則清楚的收到指示要在亞洲尋求對抗葡萄牙人的同盟,並儘可能的摧毀葡萄牙人的貿易。1605年派遣的艦隊由蔻那留斯.馬特里夫(Cornelius Matelief)率領,更是被指示道第一順位是毀滅葡萄牙的控制,即使這意味著公司自身的營運會開天窗一陣子。最後,到了1619年尾,公司因為亞洲的戰爭可能花了1500萬芙洛琳(florin),(並且為此多了600萬芙洛琳的債務),建立了13處堡壘和主要的貿易站,並且向亞洲送出了246艘船。不過葡萄牙人的貿易也被有效的毀滅了:1602到1619年間從里斯本派出的船隻中,其中有些很小,僅有79艘抵達終點站印度。回航的船隻更少,一部分是因為儘管克瑞克大帆船攜帶了一些重砲,「操砲手多半是工匠、鞋匠、裁縫或者那些當時機到來時不懂得如何開砲的傢伙」。(待續)
- Nov 25 Sat 2006 19:01
海軍軍事革命,1500-1800[12]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