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帆船發展簡史,15-18世紀[4]
譯自下列網頁:http://www.greatgridlock.net/Sqrigg/squrig2.html
--
戰列艦(The Ship-of-the-Line),17世紀中期
在16世紀晚期,隨著海戰的戰術從登艦肉搏轉變為遠距離的砲戰,集中火力的戰術改良成為必要。將戰鬥單位列成一長串的戰列線(line of battle)是個明顯的解決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威力更強大的火砲,更穩定的火力投射平台,以及更堅緻的船殼。(戰列線一直是主要的艦隊作戰戰術,直到下個世紀引進了戰線突破line-breaking的戰術)
戰列艦。
從本世紀中期起,大型的三層甲板(three-decker)戰艦(具備三層全裝砲甲板)開始加入歐洲的龐大海軍,加重了艦隊的舷側。由於這種轉變對較小型的船隻較不利,在1653年英國海軍部的《戰鬥指導》(Fighting Instructions,這本書也引進了戰列線戰術)中,根據其尺寸與功能將戰艦分成六個單獨的級別:
戰列艦︰
.第一級 ─ 90門砲以上的艦隻,三層甲板,主力艦隊旗艦。
.第二級 ─ 80門砲以上的艦隻,三層甲板。
.第三級 ─ 54門砲以上的艦隻,兩層甲板,戰鬥艦隊的中堅。
下面的級別被視為「太脆弱」而不宜加入戰列中︰
.第四級 ─ 38門砲以上的艦隻,單層甲板的護衛艦(frigate);這種船隻是為了適應多樣性的任務發展而來,包括在主力艦隊的前頭偵巡、給艦隊的指揮部派遣支隊或者由指揮部派出、護航任務或者私掠行動。
.第五級 ─ 18門砲以上的艦隻,類似巡邏艇(corvette),也能划槳推進。
.第六級 ─ 6門砲以上的艦隻,艦隊中的小型支援艦或者訊息傳遞艦隻。
戰艦也隨著戰術而發展。船艦的艉部構造再度回到一百年前的圓球形式。早期的方法是,內部甲板沿著外部船殼(wale)的弧線水平裁切,在船殼外凸出一束束的厚木條;這種方法現在被平直的甲板所取代,砲位突出於船殼甲板的弧線之外。
不列顛人建造的戰船比他們的法國對手具有更多的火砲與帆具,結果是在外洋中,法國人的戰艦更適合作為火砲發射的平台。實際上,當法國人將擄獲英國的戰艦編列在他們自己艦隊中時,他們將許多火砲拆除以使其更具適航性與戰鬥力。但另一方面,法國船隻上侈張過盛的巴洛克時期裝飾又傾向於嚴重降低船隻的適航性。法國船隻也在作戰的划槳船(galley)前後設計有重型的艏、艉砲,以備地中海上無風的情形之用。荷蘭人建造的船隻較輕巧,吃水較淺(肇因於荷蘭的地形),使其具有極佳的機動力但在戰鬥中較脆弱。
舯橋的發展。
船舯(waist),也就是船艏樓與船艉官艙間的「橋」(bay,在16世紀覆蓋有可加蓋保護網的柱子,稍後則是搭上了木條),沿著船邊則搭有木條棧道(gangway),而其餘露天的部分則跨接著木住,用來停放小艇。
當本世紀將結束時,裝飾著笨重徽文的高聳船艉轉變為較低的結構,提供了較平衡的穩定性和較順手的操帆能力。
早在本世紀初,帆裝的發展便已呈現向前的趨勢:上帆(topsail)的尺寸持續增長,最終超過了主帆(mainsail)的尺寸。隨著縮帆(reef)的重新出現(在13世紀首次出現,然而到了16世紀初已經消失了),它可以隨著天氣狀況調整帆的一部分,在某些情況下能夠增加帆具的調適性;尤其是在商人的艦隊中,較少的船員就意味著較多的收益,因而導致頂帆的撤除,僅僅操作主帆與(未加大的)上帆。
在這段期間也很重要的是上帆與頂帆邊的「陡峭度」(steepness,意思是上下橫椼之間的相對尺寸)逐漸降低,因此16世紀較小型的頂帆面積能夠大幅成長,而這個發展的勢頭將持續到下個世紀。
釘帆具(studding sail,雖然類似的裝置至少在一世紀前已為人所利用)的引入可將特別的橫椼從主帆椼與上帆椼上伸出,提供了極大增加船帆受風面積的可能性。
另一種新增入帆具倉庫的是1670年左右出現的支索帆。顧名思義,它們是加裝在支撐桅杆支索的前方。它們首先出現在主桅間的支索上,稍後則像船艏斜帆(jib)一般加裝在船艏斜桅的支索上。支索上密集的支柱、帆腳索(bowline)與船艏斜桅上帆使得加裝這些帆相當困難,但在下個世紀末支索帆已經佔據了船上所有可能的支索。
1637年菲尼斯.庇特(Phineas Pett)所建的巨大的海霸王(Sovereign of the Seas)號(重建後被重新命名皇家霸王Royal Sovereign號)不僅裝備著截至當時為止最完備的帆具,甚至是新式的最頂帆(royal sail),也在其三層甲板上配備有100門砲,甚至能在一又半個世紀後,在法國大革命的戰爭中集結起的戰鬥隊形中佔有一席之地。
海霸王號是英國第一艘低艉樓結構、圓弧船艉的加里翁(galleon)型船隻;法國與荷蘭則保留了平直的船艉,直到下個世紀才開始在艉樓的裝飾下採用圓形船艉。
荷蘭浮鹿特。
這個時期中商船的建造也有改進。荷蘭人發展出了浮鹿特(fluyt)商船,它具有在水線附近較寬的船身,而船寬則向上陡然縮減。如此一來極大增加了載貨量,但上方較窄的船殼則意味著,根據船的寬度所繳交的稅卻縮減了…
商船通常裝備著一副完整的普通帆具,包括上帆,而在較大型的船隻上甚至包括頂帆;以及五花八門的火砲,雖然缺乏使用和砲術訓練使得它們不過聊勝於無。
當然也有例外。在巨型、重裝配備的武裝商船身邊有為數眾多的護航船隻,既有數量龐大的士兵又有適當的武裝,比如說傳說中的西班牙加里翁寶船(treasure galleon),它們駛回西班牙家鄉,裝載著加勒比海領地(和來自菲律賓的)的財富送入國王的金庫。
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派遣重武裝商船隊到它們在東印度(印尼)的領地中,載回當地種植的珍稀嗜好料。這些船隻搭載著眾多的人員,因為航程很遠,一程持續數月,而死亡與疫病的損失總是很重。防禦海盜或者與敵對的海上勢力對抗也需要在船上搭載更多的人力資源。在戰時,這類船隻和戰艦一樣都會數量倍增。(待續)
譯自下列網頁:http://www.greatgridlock.net/Sqrigg/squrig2.html
--
戰列艦(The Ship-of-the-Line),17世紀中期
在16世紀晚期,隨著海戰的戰術從登艦肉搏轉變為遠距離的砲戰,集中火力的戰術改良成為必要。將戰鬥單位列成一長串的戰列線(line of battle)是個明顯的解決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威力更強大的火砲,更穩定的火力投射平台,以及更堅緻的船殼。(戰列線一直是主要的艦隊作戰戰術,直到下個世紀引進了戰線突破line-breaking的戰術)
戰列艦。
從本世紀中期起,大型的三層甲板(three-decker)戰艦(具備三層全裝砲甲板)開始加入歐洲的龐大海軍,加重了艦隊的舷側。由於這種轉變對較小型的船隻較不利,在1653年英國海軍部的《戰鬥指導》(Fighting Instructions,這本書也引進了戰列線戰術)中,根據其尺寸與功能將戰艦分成六個單獨的級別:
戰列艦︰
.第一級 ─ 90門砲以上的艦隻,三層甲板,主力艦隊旗艦。
.第二級 ─ 80門砲以上的艦隻,三層甲板。
.第三級 ─ 54門砲以上的艦隻,兩層甲板,戰鬥艦隊的中堅。
下面的級別被視為「太脆弱」而不宜加入戰列中︰
.第四級 ─ 38門砲以上的艦隻,單層甲板的護衛艦(frigate);這種船隻是為了適應多樣性的任務發展而來,包括在主力艦隊的前頭偵巡、給艦隊的指揮部派遣支隊或者由指揮部派出、護航任務或者私掠行動。
.第五級 ─ 18門砲以上的艦隻,類似巡邏艇(corvette),也能划槳推進。
.第六級 ─ 6門砲以上的艦隻,艦隊中的小型支援艦或者訊息傳遞艦隻。
戰艦也隨著戰術而發展。船艦的艉部構造再度回到一百年前的圓球形式。早期的方法是,內部甲板沿著外部船殼(wale)的弧線水平裁切,在船殼外凸出一束束的厚木條;這種方法現在被平直的甲板所取代,砲位突出於船殼甲板的弧線之外。
不列顛人建造的戰船比他們的法國對手具有更多的火砲與帆具,結果是在外洋中,法國人的戰艦更適合作為火砲發射的平台。實際上,當法國人將擄獲英國的戰艦編列在他們自己艦隊中時,他們將許多火砲拆除以使其更具適航性與戰鬥力。但另一方面,法國船隻上侈張過盛的巴洛克時期裝飾又傾向於嚴重降低船隻的適航性。法國船隻也在作戰的划槳船(galley)前後設計有重型的艏、艉砲,以備地中海上無風的情形之用。荷蘭人建造的船隻較輕巧,吃水較淺(肇因於荷蘭的地形),使其具有極佳的機動力但在戰鬥中較脆弱。
舯橋的發展。
船舯(waist),也就是船艏樓與船艉官艙間的「橋」(bay,在16世紀覆蓋有可加蓋保護網的柱子,稍後則是搭上了木條),沿著船邊則搭有木條棧道(gangway),而其餘露天的部分則跨接著木住,用來停放小艇。
當本世紀將結束時,裝飾著笨重徽文的高聳船艉轉變為較低的結構,提供了較平衡的穩定性和較順手的操帆能力。
早在本世紀初,帆裝的發展便已呈現向前的趨勢:上帆(topsail)的尺寸持續增長,最終超過了主帆(mainsail)的尺寸。隨著縮帆(reef)的重新出現(在13世紀首次出現,然而到了16世紀初已經消失了),它可以隨著天氣狀況調整帆的一部分,在某些情況下能夠增加帆具的調適性;尤其是在商人的艦隊中,較少的船員就意味著較多的收益,因而導致頂帆的撤除,僅僅操作主帆與(未加大的)上帆。
在這段期間也很重要的是上帆與頂帆邊的「陡峭度」(steepness,意思是上下橫椼之間的相對尺寸)逐漸降低,因此16世紀較小型的頂帆面積能夠大幅成長,而這個發展的勢頭將持續到下個世紀。
釘帆具(studding sail,雖然類似的裝置至少在一世紀前已為人所利用)的引入可將特別的橫椼從主帆椼與上帆椼上伸出,提供了極大增加船帆受風面積的可能性。
另一種新增入帆具倉庫的是1670年左右出現的支索帆。顧名思義,它們是加裝在支撐桅杆支索的前方。它們首先出現在主桅間的支索上,稍後則像船艏斜帆(jib)一般加裝在船艏斜桅的支索上。支索上密集的支柱、帆腳索(bowline)與船艏斜桅上帆使得加裝這些帆相當困難,但在下個世紀末支索帆已經佔據了船上所有可能的支索。
1637年菲尼斯.庇特(Phineas Pett)所建的巨大的海霸王(Sovereign of the Seas)號(重建後被重新命名皇家霸王Royal Sovereign號)不僅裝備著截至當時為止最完備的帆具,甚至是新式的最頂帆(royal sail),也在其三層甲板上配備有100門砲,甚至能在一又半個世紀後,在法國大革命的戰爭中集結起的戰鬥隊形中佔有一席之地。
海霸王號是英國第一艘低艉樓結構、圓弧船艉的加里翁(galleon)型船隻;法國與荷蘭則保留了平直的船艉,直到下個世紀才開始在艉樓的裝飾下採用圓形船艉。
荷蘭浮鹿特。
這個時期中商船的建造也有改進。荷蘭人發展出了浮鹿特(fluyt)商船,它具有在水線附近較寬的船身,而船寬則向上陡然縮減。如此一來極大增加了載貨量,但上方較窄的船殼則意味著,根據船的寬度所繳交的稅卻縮減了…
商船通常裝備著一副完整的普通帆具,包括上帆,而在較大型的船隻上甚至包括頂帆;以及五花八門的火砲,雖然缺乏使用和砲術訓練使得它們不過聊勝於無。
當然也有例外。在巨型、重裝配備的武裝商船身邊有為數眾多的護航船隻,既有數量龐大的士兵又有適當的武裝,比如說傳說中的西班牙加里翁寶船(treasure galleon),它們駛回西班牙家鄉,裝載著加勒比海領地(和來自菲律賓的)的財富送入國王的金庫。
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派遣重武裝商船隊到它們在東印度(印尼)的領地中,載回當地種植的珍稀嗜好料。這些船隻搭載著眾多的人員,因為航程很遠,一程持續數月,而死亡與疫病的損失總是很重。防禦海盜或者與敵對的海上勢力對抗也需要在船上搭載更多的人力資源。在戰時,這類船隻和戰艦一樣都會數量倍增。(待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