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帆船發展簡史,15-18世紀[2]
譯自下列網頁:http://www.greatgridlock.net/Sqrigg/squrig2.html
--
克瑞克(carrack)帆船,15世紀中期
克瑞克帆船這種船隻類型是我們考察過去全裝(full-rigged)帆船的真正起點。不僅僅是因為其首度將船樓結構(castle)融入船殼(hull)中,還因為它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帆裝元素,將隨著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逐漸擴展。
克瑞克帆船所屬的特點在於其圓弧形的船艉,船殼版從船身邊緣向船艉柱彎成弧形;艏樓(forecastle)直接位在船艏上,而船艏斜桅則從那頂上伸出──這種裝設方式自從「城垛」(battlement)第一次裝設在帆艦上就沒有改變過──而艉樓則形成船殼整體的一部分。
克瑞克帆船(葡萄牙人稱做「棹」nao,即「船」之意)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毫無疑義的大容積巨獸;打個比方,麥哲倫在1519年的環球旅程中用的全是克瑞克帆船組成的艦隊。此種大型船隻提供了船員與補給──當然還包括帶回家的貨物──的巨大空間。
卡拉弗帆船。
另一種在地理大發現時廣汎使用的船隻是拉丁帆裝的卡拉弗(caravel)帆船,或者又稱為拉丁卡拉弗(caravela latina);而其中許多改裝為橫帆船,即橫卡拉弗(caravela redondas),以利用順風──好比說哥倫布1492年的航行就是靠橫帆裝的卡拉弗帆船完成的。卡拉弗帆船狹窄的船身與較好的身型使他們成為這種長程航行的理想船隻,其既有的設計便優於搖搖晃晃的龐然大物克瑞克帆船,儘管其特徵也意味著較小的酬載量。
帆裝經歷了一段廣泛的擴張:主帆的尺寸不斷加大,而除了在帆腳(foot。譯註:指帆的整個下緣)角落的帆腳角索(crew)外,通常還在帆腳中央接上帆腳索(sheet)。此外,一或兩片可拆卸的的輔助帆(bonnet)常常也搭在主帆下端,當風速太高時可以移除。
三桅克瑞克帆船。
第三支桅杆前桅(foremast)與前帆(foresail)的發展首先是為了作為操舵的輔助,甚於其本身作為一個推進的單元。稍後帆桅的尺寸都逐漸成長,並且變得像主桅一樣成為全裝帆具的一部分。額外的斜扛帆(spritsail)在船艏斜桅下的橫椼上曲張著。這張帆在德系語言中稱做「盲」(blinda),反映的是其有效妨礙前方視線的事實。
在15世紀稍後,主帆上方的上帆(topsail)逐漸發展出來;最早是帆頂上方旗竿上的一小段橫椼與帆面,接著就發展成加裝在主桅上的,具備自身桅杆與全尺寸帆面的帆裝。不久之後,前桅也也加裝了自己的頂帆。
在克瑞克帆船盛行的末期,第三張頂帆(topgallant sail)在一些船上出現了,安裝於上帆上的頂帆桅。
四桅克瑞克帆船。
新加裝的第四根順風桅(bonaventure)豎立在一些大船上的後桅之後,安裝一面拉丁帆,稱做順風帆。之後拉丁帆裝的上帆甚至頂帆都加裝在後桅上,雖然它們的實用性令人質疑,而且必然極少使用。
另一項加裝在地中海船隻上的是繩梯橫索(ratlines),是像「階梯」一樣水平接在桅杆兩邊支撐的側支索(Shrouds)上。雖然繩梯橫索出現在北歐船隻上已超過兩個世紀,到此時它才取代了地中海船隻所用的繩梯。
在帆裝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桅帆時,克瑞克帆船的噸位也隨之增加。16世紀的大型戰艦,諸如葡萄牙的「西奈山的聖卡塔琳娜(Santa Catarina do Monte Sinai)號」,以及與亨利八世(皇家海軍的建立者)王號同名的Grace a Dieu(1514)號──更常被稱做大亨利號──和瑪莉.蘿絲(Mary Rose)號(1510,1036重修),都是這樣的例子,近乎奢侈的竭盡新技術的可能。後兩者安裝在數層甲板上的銅砲以及平聳的船艉是未來安置砲位的加里翁(galleon)帆船的原型,不計較它們高聳的船樓的話。
鑄鐵做為重砲材料的引進(同時也取代了鍛鐵砲),以及固定位置後膛裝填砲(breech-loaded)為安置在卡式砲車(wheeled truck)上的前膛裝砲所取代,在16世紀帶來了對火砲特性更佳的可預測性。自16世紀初開始絞門啟閉砲位(hinged gun port)的使用,容許了將火砲安裝在與吃水線很接近的低層甲板的配置,因此增加了船上搭載的火砲數。這項發明使得重砲戰艦的概念成為事實。
然而,克瑞克帆船的巨大上層建築影響到了其帆具的應用與航行特性:高聳的船樓使得船隻頭重腳輕,在強風吹襲下易於傾覆──的確發生在1545年的瑪莉.蘿絲號上,當時超載──使得真正使用的帆面面積受到限制。大型的上層建築也在船隻航行時造成風阻,並且減少了風對下方帆面(course),也就是前桅帆與主桅帆的推進力。
無論如何,哥倫布的迷你旗艦聖瑪莉亞(Santa Maria)號無疑的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克瑞克帆船。(待續)
譯自下列網頁:http://www.greatgridlock.net/Sqrigg/squrig2.html
--
克瑞克(carrack)帆船,15世紀中期
克瑞克帆船這種船隻類型是我們考察過去全裝(full-rigged)帆船的真正起點。不僅僅是因為其首度將船樓結構(castle)融入船殼(hull)中,還因為它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帆裝元素,將隨著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逐漸擴展。
克瑞克帆船所屬的特點在於其圓弧形的船艉,船殼版從船身邊緣向船艉柱彎成弧形;艏樓(forecastle)直接位在船艏上,而船艏斜桅則從那頂上伸出──這種裝設方式自從「城垛」(battlement)第一次裝設在帆艦上就沒有改變過──而艉樓則形成船殼整體的一部分。
克瑞克帆船(葡萄牙人稱做「棹」nao,即「船」之意)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毫無疑義的大容積巨獸;打個比方,麥哲倫在1519年的環球旅程中用的全是克瑞克帆船組成的艦隊。此種大型船隻提供了船員與補給──當然還包括帶回家的貨物──的巨大空間。
卡拉弗帆船。
另一種在地理大發現時廣汎使用的船隻是拉丁帆裝的卡拉弗(caravel)帆船,或者又稱為拉丁卡拉弗(caravela latina);而其中許多改裝為橫帆船,即橫卡拉弗(caravela redondas),以利用順風──好比說哥倫布1492年的航行就是靠橫帆裝的卡拉弗帆船完成的。卡拉弗帆船狹窄的船身與較好的身型使他們成為這種長程航行的理想船隻,其既有的設計便優於搖搖晃晃的龐然大物克瑞克帆船,儘管其特徵也意味著較小的酬載量。
帆裝經歷了一段廣泛的擴張:主帆的尺寸不斷加大,而除了在帆腳(foot。譯註:指帆的整個下緣)角落的帆腳角索(crew)外,通常還在帆腳中央接上帆腳索(sheet)。此外,一或兩片可拆卸的的輔助帆(bonnet)常常也搭在主帆下端,當風速太高時可以移除。
三桅克瑞克帆船。
第三支桅杆前桅(foremast)與前帆(foresail)的發展首先是為了作為操舵的輔助,甚於其本身作為一個推進的單元。稍後帆桅的尺寸都逐漸成長,並且變得像主桅一樣成為全裝帆具的一部分。額外的斜扛帆(spritsail)在船艏斜桅下的橫椼上曲張著。這張帆在德系語言中稱做「盲」(blinda),反映的是其有效妨礙前方視線的事實。
在15世紀稍後,主帆上方的上帆(topsail)逐漸發展出來;最早是帆頂上方旗竿上的一小段橫椼與帆面,接著就發展成加裝在主桅上的,具備自身桅杆與全尺寸帆面的帆裝。不久之後,前桅也也加裝了自己的頂帆。
在克瑞克帆船盛行的末期,第三張頂帆(topgallant sail)在一些船上出現了,安裝於上帆上的頂帆桅。
四桅克瑞克帆船。
新加裝的第四根順風桅(bonaventure)豎立在一些大船上的後桅之後,安裝一面拉丁帆,稱做順風帆。之後拉丁帆裝的上帆甚至頂帆都加裝在後桅上,雖然它們的實用性令人質疑,而且必然極少使用。
另一項加裝在地中海船隻上的是繩梯橫索(ratlines),是像「階梯」一樣水平接在桅杆兩邊支撐的側支索(Shrouds)上。雖然繩梯橫索出現在北歐船隻上已超過兩個世紀,到此時它才取代了地中海船隻所用的繩梯。
在帆裝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桅帆時,克瑞克帆船的噸位也隨之增加。16世紀的大型戰艦,諸如葡萄牙的「西奈山的聖卡塔琳娜(Santa Catarina do Monte Sinai)號」,以及與亨利八世(皇家海軍的建立者)王號同名的Grace a Dieu(1514)號──更常被稱做大亨利號──和瑪莉.蘿絲(Mary Rose)號(1510,1036重修),都是這樣的例子,近乎奢侈的竭盡新技術的可能。後兩者安裝在數層甲板上的銅砲以及平聳的船艉是未來安置砲位的加里翁(galleon)帆船的原型,不計較它們高聳的船樓的話。
鑄鐵做為重砲材料的引進(同時也取代了鍛鐵砲),以及固定位置後膛裝填砲(breech-loaded)為安置在卡式砲車(wheeled truck)上的前膛裝砲所取代,在16世紀帶來了對火砲特性更佳的可預測性。自16世紀初開始絞門啟閉砲位(hinged gun port)的使用,容許了將火砲安裝在與吃水線很接近的低層甲板的配置,因此增加了船上搭載的火砲數。這項發明使得重砲戰艦的概念成為事實。
然而,克瑞克帆船的巨大上層建築影響到了其帆具的應用與航行特性:高聳的船樓使得船隻頭重腳輕,在強風吹襲下易於傾覆──的確發生在1545年的瑪莉.蘿絲號上,當時超載──使得真正使用的帆面面積受到限制。大型的上層建築也在船隻航行時造成風阻,並且減少了風對下方帆面(course),也就是前桅帆與主桅帆的推進力。
無論如何,哥倫布的迷你旗艦聖瑪莉亞(Santa Maria)號無疑的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克瑞克帆船。(待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