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談佛學
原始佛教的解脫概念若與基督宗教相較,是很有意思的;就後者而言,救贖至少是透過懺悔洗心革面,從而得有開脫罪人身分的機會。這是一種直接的、由負面至正面的過程。就此拿來對照佛教的教義,「六道輪迴」是個很類似的機制──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如果說獎善懲惡是宗教的主旨之一,那麼佛學的教誨到此似乎已經很足夠了。
不過呢,佛學教人學佛、學菩薩、學羅漢,為的卻是從此種「獎善懲惡」的機制中解脫;這才是佛學的解脫。
為了繼續討論下去,這裡我必須要稍微區分一下學術與宗教的分野;不過,此二者的差別與其說是可以如物質般的截然二分,還不如說是一種看法的差異──如果說這兩者對人來說都是可吸收的知識體系,那麼現代的學術與宗教的最大不同,便在於學術知識的成立與否,繫於學者的判定,從屬於人間的秩序;而宗教知識的成立與否,則自有一外在於人間的自在(人類存亡無關於其存亡)來決定,人本身少有,甚至沒有判斷此為真偽的能力(但人仍可以認知此類知識,儘管也只能認知)。因此當我用「佛學」云云時,我的預設其實是不承認其所謂自在的外在實際存在;我將其視為一種人造的學術。
所以這個問題便與佛教的世界觀或宇宙觀無關了。我想從學術的「關懷」或者「心術」的角度來解釋它。如果說所謂的學術是一套概念系統,結構嚴密且環環相扣,因而可循序而進,由彼至此──好比數學運算一般──那或許我們會好奇,為什麼這套學術要循這樣一條、數條脈絡而行呢?如果這套概念是為了理解這個世界,那為何那樣龐大的、肯定需要無數概念架構起來的一整個世界,我們卻只挑了其中一部分,只從其中一部分概念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中,抽剝離成一條又一條的呢?這種選擇必然是依循著世界本身的結構進行,但為何選擇,選擇為何,則依違於選擇的主體;有如人依路走,若無目標無偏好,但歧路徬徨,無可行處。此即所謂「關懷」或者「心術」。
常言道心術不正,並不在批評其言論本身有何缺陷,而在於其意下言外,關懷的是斜是正。當然我不是要論證哪教哪宗才是異端正統;但了解其論證的傾向在把握其學說時會比較容易些,所謂的一以貫之。
佛學所行的理路,凡世間有美善之事全不認帳:基督徒可視個人事業之成功為上帝預選之證,所以韋伯有新教倫理促成資本主義之說;然而高車、印綬、田宅、美人,由佛教徒視之,固為虛幻。以理智視之為虛幻,以人情視之則扼歡愛就厭苦之情──理智之所以證其皆為空,不實在,其實則因為感情上麻木乃至反對這些個逸樂。釋祖原為貴族出身,王族之子,其所謂人間疾苦,生老病死,以旁觀冷靜之態,戒慎恐懼而得出,厚於思索,然而無有身臨其境。是以其論苦厄,渾不覺其苦厄,如醫生看診一般;其論苦厄之解決,如開單抓藥一般,又無有病痛解決之舒坦。天天出診,時時看病,其實不曾得病;然而病人之苦厄看在眼裡,病人之樂極生悲看在眼裡,自己倒是戒慎恐懼起來。人之病故因此不曾得,導病之因或為人生之樂乃至至樂,也不曾得;是以抽象的、客觀的苦樂在心理盤算,而其實對苦樂不加感受──或說是麻木,或說不凝於形,不滯於物。而以冷眼觀照心理苦樂,不以心理苦樂為真有苦樂,即此為修養。其實則以理智為駕扼,絞殺感情於悸動之初。而感情並未剿盡,慈悲尚存;然此種慈悲實為觀照眾生苦樂而發,嘯嘆有餘,熱情則無,其實亦可說是冷血,至少是不願臨其境、不直陷其情、不齒其痴其愚如醉如狂,踞傲一旁而已。
釋氏不仁,以寂滅為解脫。圖片來源
所以佛論解脫之道,證涅盤之境,理智上為至善,感情上則無善無惡不好不壞。此與外道天堂地獄之說、以苦樂引誘要脅,有大差別;實則宗派之創始者、促成其事者,多有底層出身、歷盡甘苦者,真能感同身受樂之為樂,所以反不以為樂苦相因,互為表裡。從輪迴中解脫非不謂輪迴中無樂處,如天道之人,福報的質量為人道中億萬倍;然而此有限之福報相對於無窮無盡之輪迴,天人也要憂懼於臨終之際。此種憂懼,如上所述,其實才是佛學的關懷所在;苦樂不過為陪襯,非不謂苦不苦、樂不樂,實在則苦在未苦之先,苦在樂未完時。推而及於眾生,眾生苦是苦,樂也是苦了;在得道人來看,苦也是憐憫,樂而不知其終苦,也是憐憫而已。
佛學如此重抽離情境的冥思,信徒若無外在條件藉以遐想,則難以於大眾中傳播;宜乎其在印度幾無後傳。流至中國之一派,其初似乎也只能流傳於魏晉門閥之間。待科舉興盛,門第銷融,若無後來之普遍化、大眾化乃至反智如禪宗,恐怕也不能在中原盛行。今日學術界論宗教,多有不認佛教為佛教,認民間佛教背離原始佛教,以原始佛教為開明理智的;其實正證學術界之學術氣息,頗與釋祖創教之始的氣息相類啊。
原始佛教的解脫概念若與基督宗教相較,是很有意思的;就後者而言,救贖至少是透過懺悔洗心革面,從而得有開脫罪人身分的機會。這是一種直接的、由負面至正面的過程。就此拿來對照佛教的教義,「六道輪迴」是個很類似的機制──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如果說獎善懲惡是宗教的主旨之一,那麼佛學的教誨到此似乎已經很足夠了。
不過呢,佛學教人學佛、學菩薩、學羅漢,為的卻是從此種「獎善懲惡」的機制中解脫;這才是佛學的解脫。
為了繼續討論下去,這裡我必須要稍微區分一下學術與宗教的分野;不過,此二者的差別與其說是可以如物質般的截然二分,還不如說是一種看法的差異──如果說這兩者對人來說都是可吸收的知識體系,那麼現代的學術與宗教的最大不同,便在於學術知識的成立與否,繫於學者的判定,從屬於人間的秩序;而宗教知識的成立與否,則自有一外在於人間的自在(人類存亡無關於其存亡)來決定,人本身少有,甚至沒有判斷此為真偽的能力(但人仍可以認知此類知識,儘管也只能認知)。因此當我用「佛學」云云時,我的預設其實是不承認其所謂自在的外在實際存在;我將其視為一種人造的學術。
所以這個問題便與佛教的世界觀或宇宙觀無關了。我想從學術的「關懷」或者「心術」的角度來解釋它。如果說所謂的學術是一套概念系統,結構嚴密且環環相扣,因而可循序而進,由彼至此──好比數學運算一般──那或許我們會好奇,為什麼這套學術要循這樣一條、數條脈絡而行呢?如果這套概念是為了理解這個世界,那為何那樣龐大的、肯定需要無數概念架構起來的一整個世界,我們卻只挑了其中一部分,只從其中一部分概念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中,抽剝離成一條又一條的呢?這種選擇必然是依循著世界本身的結構進行,但為何選擇,選擇為何,則依違於選擇的主體;有如人依路走,若無目標無偏好,但歧路徬徨,無可行處。此即所謂「關懷」或者「心術」。
常言道心術不正,並不在批評其言論本身有何缺陷,而在於其意下言外,關懷的是斜是正。當然我不是要論證哪教哪宗才是異端正統;但了解其論證的傾向在把握其學說時會比較容易些,所謂的一以貫之。
佛學所行的理路,凡世間有美善之事全不認帳:基督徒可視個人事業之成功為上帝預選之證,所以韋伯有新教倫理促成資本主義之說;然而高車、印綬、田宅、美人,由佛教徒視之,固為虛幻。以理智視之為虛幻,以人情視之則扼歡愛就厭苦之情──理智之所以證其皆為空,不實在,其實則因為感情上麻木乃至反對這些個逸樂。釋祖原為貴族出身,王族之子,其所謂人間疾苦,生老病死,以旁觀冷靜之態,戒慎恐懼而得出,厚於思索,然而無有身臨其境。是以其論苦厄,渾不覺其苦厄,如醫生看診一般;其論苦厄之解決,如開單抓藥一般,又無有病痛解決之舒坦。天天出診,時時看病,其實不曾得病;然而病人之苦厄看在眼裡,病人之樂極生悲看在眼裡,自己倒是戒慎恐懼起來。人之病故因此不曾得,導病之因或為人生之樂乃至至樂,也不曾得;是以抽象的、客觀的苦樂在心理盤算,而其實對苦樂不加感受──或說是麻木,或說不凝於形,不滯於物。而以冷眼觀照心理苦樂,不以心理苦樂為真有苦樂,即此為修養。其實則以理智為駕扼,絞殺感情於悸動之初。而感情並未剿盡,慈悲尚存;然此種慈悲實為觀照眾生苦樂而發,嘯嘆有餘,熱情則無,其實亦可說是冷血,至少是不願臨其境、不直陷其情、不齒其痴其愚如醉如狂,踞傲一旁而已。
釋氏不仁,以寂滅為解脫。圖片來源
所以佛論解脫之道,證涅盤之境,理智上為至善,感情上則無善無惡不好不壞。此與外道天堂地獄之說、以苦樂引誘要脅,有大差別;實則宗派之創始者、促成其事者,多有底層出身、歷盡甘苦者,真能感同身受樂之為樂,所以反不以為樂苦相因,互為表裡。從輪迴中解脫非不謂輪迴中無樂處,如天道之人,福報的質量為人道中億萬倍;然而此有限之福報相對於無窮無盡之輪迴,天人也要憂懼於臨終之際。此種憂懼,如上所述,其實才是佛學的關懷所在;苦樂不過為陪襯,非不謂苦不苦、樂不樂,實在則苦在未苦之先,苦在樂未完時。推而及於眾生,眾生苦是苦,樂也是苦了;在得道人來看,苦也是憐憫,樂而不知其終苦,也是憐憫而已。
佛學如此重抽離情境的冥思,信徒若無外在條件藉以遐想,則難以於大眾中傳播;宜乎其在印度幾無後傳。流至中國之一派,其初似乎也只能流傳於魏晉門閥之間。待科舉興盛,門第銷融,若無後來之普遍化、大眾化乃至反智如禪宗,恐怕也不能在中原盛行。今日學術界論宗教,多有不認佛教為佛教,認民間佛教背離原始佛教,以原始佛教為開明理智的;其實正證學術界之學術氣息,頗與釋祖創教之始的氣息相類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