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步兵方陣[1]

譯自Douglas Miller, The Swiss at War 1300 - 1500 (osprey publishing, Great Britain, 1995), pp.7 – 17。

--

戰術與作戰

瑞士的步兵戰術在獨立戰爭期間經歷了重大轉變。寬泛的說轉變可分為兩個時期:從蒙加頓(Morgarten, 1315)到阿爾貝多(Arbedo, 1422)是一個時期;第二個時期從聖雅各恩比爾斯(St Jacob-en-Birs,1444)戰役算起直到斯瓦比亞戰爭(Swabian Wars, 1499),延續到前四分之一個16世紀的義大利戰爭(Italian Wars)中。

瑞士人早期的戰術特徵是說起來原始但頗有效且致命的一些手段,於蒙加頓的經典戰役中首次出現。

蒙加頓,1315

施維茨(Schwyz)是最早與哈布斯堡(Habsburgs)王室對抗的「森林州」(Forest Cantons)之一,在1315年因剽掠艾因西德倫(Einsiedeln)受保護的修道院而挑起戰爭。面對奧地利聯軍達9,000人的兵力,其中包括李奧波德一世(Leopold I)麾下的2,000名騎士,施維茨部隊撤退到他們複雜的土木防禦工事後方。李奧波德注意到了防禦工事,決定經由穿越蒙加頓的路徑集中兵力,突破防禦最脆弱的一點。施維茨的兵力嚴重短缺,只能集結1,300人,其中包括300人來自烏里(Uri)的支援部隊和烏登瓦登(Unterwalden)大約100人的小支隊。

奧地利部隊成縱隊向小路推進,而騎士則擔任前衛。在隘道口奧地利縱隊發現前路被堵住了。被迫循著左方狹窄的轍跡前進,縱隊立刻遭遇到夏夫斯坦(Schafstetten)村落中一小支施維茨部隊的頑強抵抗。施維茨人首先成功的阻止了敵人的前進,使得敵人縱隊陷入擁擠的混亂。接著一支挑選出來的施維茨部隊從丘邊林木的主力部隊中拋下巨木與障礙物,切斷了奧地利前衛和後方步兵縱隊的聯繫。同時瑞士人從森林中發動突擊,石如雨下,然後拎著他們的長戟和戰斧衝入敵陣。奧軍部隊完全潰敗,奧地利人被驅趕到他們身後的沼澤中慘遭屠戮。大約2,000名奧地利人陣亡,大部分是騎士。施維茨人的損失很小。

蒙加頓顯示出森林州是怎樣的被騎士們給小看了,而應該注意到戰役是在一方擁擠的動彈不得的狀況下進行的。森林州的勝利應歸功於對於地形的利用。然而地形並非始終是有利因素,比如說接下來的勞本(Laupen)戰役。

勞本,1339

柏恩(Berne)與弗里堡(Fribourg)、勃艮地(Burgundy)和其他較小公國所組成的封建領主聯盟間的戰爭導致了勞本戰役。為了在它與敵人之間建立防禦線,柏恩佔領了勞本的要塞和城市,引發了戰火。1339年弗里堡與勃艮地的12,000士兵開始圍攻勞本。被迫應戰的柏恩送出解圍部隊,並向森林州求援;後者增援了450人。另外西門塔爾(Simmental)和哈斯利塔爾(Haslital)也增援了450人;而同樣面臨威脅的索洛圖恩(Solothurn)則送出了80名騎士。這樣柏恩的兵力就集結到6,500人;瑞士人首次統一在每個人軍服上繡的白十字底下並肩作戰。

在勞本東面的小鎮布蘭堡(Bramberg)瑞士人部署成兩翼,森林州在左翼面對著勃艮地的騎士,而右翼則是柏恩的部隊,對抗弗里堡的步卒。戰役一開始森林州就承受著勃艮地騎士極大的壓迫,而柏恩正準備與弗里堡的步兵接戰。就在兩軍即將接觸的剎那,柏恩下達指令給「棄兒」(enfants perdus)部隊前進到有效射程內並向敵人拋擊石塊。這種戰術是用來動搖敵人的陣型;他們即將要感到恐懼的是柏恩戟兵和劍士的重擊。然而當擲石部隊開始退到後方有掩蔽的位置時引起戰線後方士兵的不安,當兩軍接觸時有數百人逃進周圍的森林中。

居於前列的士兵似乎並未因此動搖,很快的一支瑞士戟兵楔入了弗里堡陣列中旗手所在。一場激烈的肉搏之後弗里堡部隊的整個抵抗瓦解。柏恩人沒有追擊逃散的敵人,而是在左方重新集結加入與勃艮地騎士的激戰。原本包圍對方的勃艮地人現在發現他們被反包圍了,在柏恩人的側翼重壓下潰散,被瑞士步兵一一搠翻。

瑞士人在勞本表現出他們在開闊地的作戰能力,雖然森林州面對勃艮地騎士時的困難顯示了戟並不適合應付騎兵海。勞本的教訓很快的就被瑞士人學會了,在接下來的森帕赫(Sempach)戰役中與瑞士人為敵的一方將陷於騎士必須下馬作戰的窘境。


1339年左右的瑞士步兵方陣。圖片來源

森帕赫,1386

森帕赫戰役是瑞士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場遭遇戰──如果不是因為瑞士人取勝的方式具有決定性,至少那標誌著戟(helberd)成為瑞士人的主要兵器。

在查理皇帝(Emperor Charles)死後哈布斯堡王室一分為二,從奧地利向西延伸的部分交由年輕但早熟的李奧波德三世(Leopold III)公爵統治。李奧波德汲汲於恢復對瑞士的統治,引起了瑞士聯邦的怒火;在經過一連串的結盟後此時的瑞士聯邦新加入了五個州:盧賽恩(Lucerne,1332)、蘇黎世(Zurich,1351)、楚格(Zug)和格拉魯司(Glarus,1352)、伯恩(1353)。1385年12月在盧賽恩與奧地利羅騰堡(Rothenburg)的一場衝突之後戰爭爆發;而到了1386年中旬李奧波德已集結了4,000名騎士和傭兵,謹慎的準備其作戰。

然而瑞士人對其對手的行動瞭如指掌,並且悄悄的從盧賽恩和三個森林州中召集了1,600名士兵。兩軍在森帕赫東北方的小村落希德斯瑞登(Hildesrieden)遭遇。兩支奧地利縱隊在此接觸瑞士部隊的前衛,雙方急於爭奪此處對自己有利的地形。結果是雙方都沒有時間好好的布陣。

然而瑞士人終於達到了他們的目標;李奧波德下令他的青年騎士在前衛接戰時下馬──不僅僅是因為地形的緣故,同時也是因為公爵想證明騎矛在不乘馬時對付長戟仍然有效。瑞士人乘機組成一個右翼較寬的楔陣。

中午過後沒多久兩軍正式交鋒。奧地利的第一波攻擊是徒步的前衛騎士,造成瑞士人前線的盧賽恩部隊重大傷亡;傷者包括霍普特曼(Hauptmann)和彼德曼.馮.剛鐸頂貞(Petermann von Gundoldingen)。奧地利「長矛」(pike)的威力立刻顯現了出來。了解到前方攻擊的無效,瑞士指揮官下令延伸楔陣的左翼,從側翼攻擊敵人。來自烏里的生力軍加強了這一擊。瑞士人幾乎成功的攻下奧地利人前方的營地。據說這是一位名為溫克里德(Winkelried)的士兵的功績,他一個人衝向奧地利人的矛籬,用自己的身體折斷許多奧地利人的「長矛」。趁著混亂之際瑞士人的戟兵一擁而上,舞動著長戟大開殺戒。李奧波德下令他的第二線部隊發動逆襲,但部隊前進時的凌亂加上瑞士人高昂的士氣使得逆襲毫無效果。見到前方的敗卹奧地利人的後衛開始恐慌,而輜重部隊則拐了前方騎士的馬匹逃跑了。兩小時之內戰局逆轉且勝負已分,瑞士以200人的生命換來1,800具奧地利士兵的屍體。森帕赫戰役突顯了瑞士戟兵單獨應戰騎士的能力,雖然地形的因素迫使奧地利騎士必須下馬作戰。(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imon 的頭像
    Cimon

    逸佚居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