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夷砲傳來前明軍的火砲

早期明軍的火砲比之同時期歐洲的火砲要輕得多了,不像他們單憑砲身就上噸。關於這點,只要列張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三]何汝賓《兵錄》,9-662。
[四]程子頤《武備要略》,28-30。
[五]同[三],9-659-660。
[六]同[四]。
[七]同[三],9-660。嚴格來說這種尺寸的佛狼機不算火跑,而是一種大型火銃;最大型的佛狼機也有2000斤(約1200公斤)的,但沒有什麼證據證明明軍有廣泛使用這種尺寸的火砲。再者佛狼機也是西方傳來的。
[八]同[四],28-30-31。
[九]同[三],9-661。
[十]吳惟順,吳鳴球《兵鏡》,33-515。
[11]同[三],9-662-663。
[12]Thomas Arnold, The Renaissance at War, p.38。

那麼明軍的火砲連同其載具、砲彈、火藥、其他雜物等等的重量又是如何呢?這樣詳細的資料只有像戚繼光這種龜毛人才會留下來,姑且以他的《練兵實紀》、《練兵雜紀》作參考,列表如下:




虎蹲砲。圖片來源

[13]戚繼光並沒有說明用來載無敵大將軍的「大車」是什麼車、有多重;這個數據是輜重營大車的重量,我想沒那麼重。
[14]無敵大將軍打的是散彈,但戚繼光只交代了準備的彈藥可放30次,沒交代每一放用的彈丸重量是多少;據《兵錄》,9-662記載,每一放的散彈共可重20斤,姑以此為基準來計算,30放共600斤。
[15]戚繼光也沒交代他的佛狼機重多少;不過依他所言他所用的佛狼機尺寸在三尺(約0.9公尺)、五尺(約1.5公尺)、七尺(約2.1公尺)間,而鄭若曾《籌海圖編》,584-422-423所載的佛狼機長約五、六尺,約重二百斤。姑以此為準。
[16]這是輕車的重量。戰車的重量是600斤,搭載佛狼機兩門。
[17]…戚只說明了準備100放的彈藥而沒說明每放彈丸的重量…據《兵錄》,9-660,佛狼機所用的鉛子一顆重10兩,100放共鉛子1000兩,也就是62.5斤。
[18]每門佛狼機準備九門子銃;子銃的重量,據《兵錄》,9-660為30斤,九門共270斤。
[19]虎蹲砲太輕了,一頭騾可以直接馱兩門;不用載具。
[20]虎蹲砲先裝散彈鉛子30顆,一顆一兩;後裝合口砲彈一顆,彈重據《兵錄》,9-662-663是重30兩。所以每一放彈重是60兩,準備30放的話是1800兩,112.5斤。
[21]相對於其後座力而言虎蹲砲太輕了,必須在砲身上套上鐵絆,把鐵絆釘在定上。鐵絆重三斤。鐵釘兩根,一根重三斤半。鐵鎚一把重三斤。

有了以上的認識,我們便能明白明軍重砲「單位」的組織特色;由於明軍的火砲重量輕,配置火砲的單位層級並不高,也沒有像歐洲那樣與步騎鼎立的、獨立的砲兵部隊。以三十年戰爭中的瑞典為例,所有砲兵約1200人,下分六個「連」(company)(然而在當時不像後世那樣把這支砲兵直接當作一個「團」(regiment)來稱呼),其中一個連裝備的是「團部砲」(重600磅/272公斤,發射3磅/1.3公斤重的砲彈,所以又稱「三磅砲」),三個連裝備重砲(彈重24磅的「半加農」或12磅的「四分加農」),一個連包括各式各樣的使用火藥的專家(fireworker),一個連專門負責埋設炸燬城牆的地雷。[22]

而明軍,即使是像戚繼光的「無敵大將軍」也只是在一個3109人的車營當中配屬八門,直屬於該營的將領。而車營當中的佛狼機(共256門)則是平均分配到每個最基層的戰鬥單位中(「隊」,每「正兵隊」10人配佛狼機兩門,車一輛;另有「奇兵隊」10人準備隨時短兵相接。每隊另外還配置各式長短兵器)。戚繼光的騎營(2699人)只有配屬虎蹲砲(60門),平時有個「管神器把總」維修保養,戰時則交給部隊,每旗(36人)操作一門。(以上見《練兵實紀》、《練兵雜紀》)孫承宗的車營(內含騎兵)5988人,配車128輛、佛狼機256門,滅虜砲80門,「大砲」(從後文的脈絡來看,應為「大滅虜砲」)16門;與戚一樣,佛狼機是配置在基本的戰鬥單位「隊」(25人)之中,而滅虜砲則是每騎兵隊(5人)配屬兩門,另一些騎兵隊配屬「大砲」一門。(見孫承宗《車營叩答合編》)總而言之,明軍配置火砲的特色就是配屬單位非常基層的,不像西方那樣可以另外成立一支兵種。

[22]Richard Brzezinski, The Army of Gustavus Adolphus 2 Cavalry, p.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imon 的頭像
    Cimon

    逸佚居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