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獨之前途
這題目有誤導之嫌,因為這問題我沒有花時間了解過,沒下功夫研究過,談不上。不過還是有些感想想抒發一下,針對最近藏人舉事與中共的鎮壓。臺地雖實質獨立,然而國際上未獲承認,某些人「見獵心喜」乃至於幸災樂禍的心情可以理解;是說對於這整個事件的關懷還是應該回到活生生的人身上才對,我這人看國家還是當它做必要之惡的緣故。是故基於「愛國情操」的運動,除了在「反帝」(國主義)上有其必要的功能之外,不應該再加油添醋上別的什麼感情,以致於國家出了什麼狗屁倒灶的紕漏還要拉下臉來死命為之辯護;國家既然可以「抵禦外侮」,對付人民自然遊刃有餘,故而民主政體強調的從來是權力的制衡而非行政效率。就此而言,我還是從爭取人權的角度來同情當地人的;那種「愛國的自大」我看來總有一點彆扭。
這不是說我堅持「反分裂」、反對任何獨立或民族自決運動;爭取建立國家或自治體系是另一碼事,而且是很實際的事,只是在大腦裡規劃尚且難保實際進行時沒差錯,僅憑一時激憤是有很多後遺症的。1960年代的剛果危機可不是因為比利時不肯放棄殖民宗主國的氣派而引起的;恰恰相反,是比利時「不負責任」,急欲脫身之下,等於一下將殖民政府丟給當地獨立運動的領袖,而當地在接管人才不足的情況下政府機構差不多限於癱瘓的境地,一場內戰後軍事獨裁了事。這還沒完;到上世紀末,盧安達境內胡圖族與圖西族互相殘殺,圖西族最後終於控制盧國境內。但胡圖族的殘餘士兵進入了剛果與當地地方勢力結合,使追擊的圖西族部隊介入了剛果內部的政爭──實際上,1997年時在烏干達、布隆地和盧安達支持下的叛軍攻佔了政府所在地金夏沙,並將國名從薩伊改回剛果。當局勢穩定後,這些支援的國家發現新政府想過河拆橋,紛紛發起二度叛變;而新政府則另外接受了納米比亞、辛巴威、查德、安哥拉等國的兵力支援,雙方靡戰至2003年方才罷兵。這場「非洲的世界大戰」造成傷亡無數(平民死亡五百萬人以上)不說,戰爭中的其他創傷更為慘酷:聯合國的報告就指出戰爭中的性侵害是「遠不止於強暴」,到了性奴役、強迫亂倫、甚至食人的程度。
遭強暴的受害婦女。圖片來源
我不是要唱衰這些所謂的獨立運動;剛果的例子所指出的是,問題並不在於「獨立」,在於不顧現實的政治體系架構率爾操作民族主義,搞理想上的民族自決。一戰之後的東歐就是如此:捷克與斯洛伐克因為同為西斯拉夫人就被合併,完全沒注意到波西米亞深受日爾曼文化薰陶的背景;南斯拉夫則國如其名,僅僅因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文尼亞、赫塞哥維那等等等都屬於「南斯拉夫」民族就讓他們「民族自決」了。二戰之時,德國消滅掉捷克與南斯拉夫時斯洛伐克與克羅埃西亞都曾獲短暫獨立(這讓戰後的他們處境尷尬)。捷克與斯洛伐克終於分裂(這兩個國家還未分裂時有多麼貌合神離呢?國歌是先唱完捷克的,斯洛伐克再接著唱,曲調完全兩樣),而科索沃還在掙扎著自塞爾維亞獨立(雖然近日已為美國承認)。
「建國」因此是項矛盾重重而艱難的任務;強權的干涉還不提,單是內部的整合往往就要花上數十年的光陰。對於日爾曼的民族統一運動,俾斯麥採取的完全是最冷靜(血)的理智判斷;為了保證普魯士在未來的聯邦中獨大,並以此爭取普王的支持,哈布斯堡帝國自然被當作統一的「障礙」而挨刀。結果是除了二戰之時德奧曾短暫統一之外兩國都是分裂的;諷刺的是納粹明明很有市場的奧地利(現在依然很有市場)卻沒跟著德國一起挨罰。另一個同時建國的義大利,從16世紀以來所謂的「義大利語」其實只是條斯坎尼的方言,使用人口從未達到全「國」的百分之五──到統一之時依然如此,以致於派去那不勒斯的義大利語教員被誤會為英國來的(統一義大利的薩伏衣王室則是講法語)。統一後的義大利在對外的戰爭中總是軟趴趴的(如二戰的表現或者吃衣索匹亞的敗仗),與愛鄉土盛於愛國多少有些關係。而南北戰爭是當時的另一場「統一」戰爭──南方在經濟上形同英國的殖民地,只知道出口棉花(因而蓄奴);當戰局以北方的勝利做結之時,也意味著英國在美洲勢力的衰退,雖然薛曼在南方的焦土政策讓這些地區的人猶有遺恨(至於黑奴呢?當時鼓吹解放黑奴的技倆是很有趣的;北方人故意將黑奴中較「白」者置於照片中明顯的位置上,隱含的意思是「他們比想像中的要來得白!」否則1960年代哪裡還需要馬丁路德.金呢)。其實不必舉那麼多國外的例子;民國以來的政治史,豈是辛亥革命以後就一帆風順?事實是紛擾了半世紀、犧牲掉無數的人命(其中大部分還未必具有犧牲的意義;無辜的居多吧),今天的中共還在為「統一」而努力。
看到「是中國人就要殺日宼」之類不文明的標語,除了被引起不文明的情緒外,只能搖頭;不需要這種野蠻的民族主義。然而在社會主義已為民族主義取代的「立國精神」之下,短期內中國的基本國策大概不會有什麼變動(奧運有那麼大的威能嗎),在武力可及的範圍內藏獨大概也是沒什麼前途。照中共國內的看法,達賴要求的還是自治,只是這個獨立的範圍大到中央不能接受,談不攏;但至少這個方向還是比較可取的吧,以人命作為計算代價的話。
這題目有誤導之嫌,因為這問題我沒有花時間了解過,沒下功夫研究過,談不上。不過還是有些感想想抒發一下,針對最近藏人舉事與中共的鎮壓。臺地雖實質獨立,然而國際上未獲承認,某些人「見獵心喜」乃至於幸災樂禍的心情可以理解;是說對於這整個事件的關懷還是應該回到活生生的人身上才對,我這人看國家還是當它做必要之惡的緣故。是故基於「愛國情操」的運動,除了在「反帝」(國主義)上有其必要的功能之外,不應該再加油添醋上別的什麼感情,以致於國家出了什麼狗屁倒灶的紕漏還要拉下臉來死命為之辯護;國家既然可以「抵禦外侮」,對付人民自然遊刃有餘,故而民主政體強調的從來是權力的制衡而非行政效率。就此而言,我還是從爭取人權的角度來同情當地人的;那種「愛國的自大」我看來總有一點彆扭。
這不是說我堅持「反分裂」、反對任何獨立或民族自決運動;爭取建立國家或自治體系是另一碼事,而且是很實際的事,只是在大腦裡規劃尚且難保實際進行時沒差錯,僅憑一時激憤是有很多後遺症的。1960年代的剛果危機可不是因為比利時不肯放棄殖民宗主國的氣派而引起的;恰恰相反,是比利時「不負責任」,急欲脫身之下,等於一下將殖民政府丟給當地獨立運動的領袖,而當地在接管人才不足的情況下政府機構差不多限於癱瘓的境地,一場內戰後軍事獨裁了事。這還沒完;到上世紀末,盧安達境內胡圖族與圖西族互相殘殺,圖西族最後終於控制盧國境內。但胡圖族的殘餘士兵進入了剛果與當地地方勢力結合,使追擊的圖西族部隊介入了剛果內部的政爭──實際上,1997年時在烏干達、布隆地和盧安達支持下的叛軍攻佔了政府所在地金夏沙,並將國名從薩伊改回剛果。當局勢穩定後,這些支援的國家發現新政府想過河拆橋,紛紛發起二度叛變;而新政府則另外接受了納米比亞、辛巴威、查德、安哥拉等國的兵力支援,雙方靡戰至2003年方才罷兵。這場「非洲的世界大戰」造成傷亡無數(平民死亡五百萬人以上)不說,戰爭中的其他創傷更為慘酷:聯合國的報告就指出戰爭中的性侵害是「遠不止於強暴」,到了性奴役、強迫亂倫、甚至食人的程度。
遭強暴的受害婦女。圖片來源
我不是要唱衰這些所謂的獨立運動;剛果的例子所指出的是,問題並不在於「獨立」,在於不顧現實的政治體系架構率爾操作民族主義,搞理想上的民族自決。一戰之後的東歐就是如此:捷克與斯洛伐克因為同為西斯拉夫人就被合併,完全沒注意到波西米亞深受日爾曼文化薰陶的背景;南斯拉夫則國如其名,僅僅因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文尼亞、赫塞哥維那等等等都屬於「南斯拉夫」民族就讓他們「民族自決」了。二戰之時,德國消滅掉捷克與南斯拉夫時斯洛伐克與克羅埃西亞都曾獲短暫獨立(這讓戰後的他們處境尷尬)。捷克與斯洛伐克終於分裂(這兩個國家還未分裂時有多麼貌合神離呢?國歌是先唱完捷克的,斯洛伐克再接著唱,曲調完全兩樣),而科索沃還在掙扎著自塞爾維亞獨立(雖然近日已為美國承認)。
「建國」因此是項矛盾重重而艱難的任務;強權的干涉還不提,單是內部的整合往往就要花上數十年的光陰。對於日爾曼的民族統一運動,俾斯麥採取的完全是最冷靜(血)的理智判斷;為了保證普魯士在未來的聯邦中獨大,並以此爭取普王的支持,哈布斯堡帝國自然被當作統一的「障礙」而挨刀。結果是除了二戰之時德奧曾短暫統一之外兩國都是分裂的;諷刺的是納粹明明很有市場的奧地利(現在依然很有市場)卻沒跟著德國一起挨罰。另一個同時建國的義大利,從16世紀以來所謂的「義大利語」其實只是條斯坎尼的方言,使用人口從未達到全「國」的百分之五──到統一之時依然如此,以致於派去那不勒斯的義大利語教員被誤會為英國來的(統一義大利的薩伏衣王室則是講法語)。統一後的義大利在對外的戰爭中總是軟趴趴的(如二戰的表現或者吃衣索匹亞的敗仗),與愛鄉土盛於愛國多少有些關係。而南北戰爭是當時的另一場「統一」戰爭──南方在經濟上形同英國的殖民地,只知道出口棉花(因而蓄奴);當戰局以北方的勝利做結之時,也意味著英國在美洲勢力的衰退,雖然薛曼在南方的焦土政策讓這些地區的人猶有遺恨(至於黑奴呢?當時鼓吹解放黑奴的技倆是很有趣的;北方人故意將黑奴中較「白」者置於照片中明顯的位置上,隱含的意思是「他們比想像中的要來得白!」否則1960年代哪裡還需要馬丁路德.金呢)。其實不必舉那麼多國外的例子;民國以來的政治史,豈是辛亥革命以後就一帆風順?事實是紛擾了半世紀、犧牲掉無數的人命(其中大部分還未必具有犧牲的意義;無辜的居多吧),今天的中共還在為「統一」而努力。
看到「是中國人就要殺日宼」之類不文明的標語,除了被引起不文明的情緒外,只能搖頭;不需要這種野蠻的民族主義。然而在社會主義已為民族主義取代的「立國精神」之下,短期內中國的基本國策大概不會有什麼變動(奧運有那麼大的威能嗎),在武力可及的範圍內藏獨大概也是沒什麼前途。照中共國內的看法,達賴要求的還是自治,只是這個獨立的範圍大到中央不能接受,談不攏;但至少這個方向還是比較可取的吧,以人命作為計算代價的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