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衣索匹亞簡史[3]
譯自Roland Oliver, Anthony Atmore,Medieval Africa, 1250-1800,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2001,pp.114-134
--
基督教帝國的平靜歲月(THE HALCYON YEARS OF THE CHRISTIAN EMPIRE)
在整個15世紀期間,Solomonid王朝渡過了長時間的太平歲月,經濟的繁榮、宗教與文化活動的興盛在撒哈拉以南無有其匹。Dawit傑出的繼任者Zara Yaqob不但能幹且精力充沛的統治著帝國長達35年(1434-68)。皇家的史官特別讚賞其信教的虔誠和對衣索匹亞教會的熱心贊助。即使後來的繼承人能力較差,直到Lebna Dengel(1508-40)在位期間帝國仍能維持其廣闊的疆域。在太平日子將結束之際,許多歐洲的旅人來此參訪,尤以葡萄牙人1520-6年所派遣的使團為著。因此除了皇室宮廷編年史當中的戰爭與外交活動之外,現代的史家還能根據這些外來觀察者的資料了解當地的經濟與社會生活。
Zara Yaqob時期的教堂壁畫。圖片來源
在這些西方基督徒的眼中,中古時期的衣索匹亞令人震驚的是缺乏像歐洲或者近東那樣密集建築的城鎮。只有在遠北方古代的首都Aksum是這種意義上的城鎮,Solomonid的王室於此地行加冕的儀式;雖然,稍晚時在1520年成為Adal王國首都的Harar稍稍超過了Aksum的規模。另一方面,沿著中央高原從南到北綿延1000哩,衣索匹亞鄉間的人口與農業開發則是驚人的稠密。膏腴的火山土壤種植著小麥、大麥與小米,而以牛耕犁田地;牛群與羊群則放牧在山間的草原。馬、驢、騾載運產品至每旬開市的市場,以棉花、咖啡、蜂臘與蜂蜜交換穿越Danakil沙漠的駱駝商隊運來的鹽。
即使是葡萄牙人也看得出來在衣索匹亞沒有一塊土地上的人不隸屬他人,雖然葡萄牙的社會幾乎不是從封建制中演化出來的。Francisc Alvarez牧師是1520年來自葡萄牙的特使團成員之一。他評論道那裡可以有「更多水果及耕地,假如那裡的大人不苛待他的子民」。實際上,大部分的農民地位近於農奴,不能離開土地且強迫繳納其作物的三分之一給封建領主,外加許多種勞役;領主可能是國王或首長、修道院、一團的士兵或者某個騎士。除此之外農民還要上繳稅捐給宮廷。在Shoa地區以南主要徵收實物,食物或飲料、騾或牛隻、密與臘;另一些省份則供應黃金與象牙,積藏於皇室的寶藏金庫。納稅的需要促使北方地區發展對外貿易。高原的物產運下陡崖,為紅海上的造船業提供木材,為前往麥加朝聖的旅人提供食物。因此,厄利陲亞與Tigre的王公得以貢獻阿拉伯馬、印度的絲與棉、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刀劍盔甲和產地可能遠自西非的黃金。不過,Alverz所觀察到的社會不平等為衣索匹亞理想的社會理念所平衡。tellak saw這個辭的意思是生而偉大的人(the man born to greatness),指的是那些以英勇行為證實自己人氣的人;他們至少在理論上是可以民主的被選擇與評估的。這樣的社會開放給有才能的人,因而顯得歡欣鼓舞、活力充沛。
除了寶物和奢侈品,在皇家營地中還包括官僚與教士、貴族與隨從、將領與軍隊、工匠與函人、廚師、馬夫、牧民等一大群人,很快的將周圍的資源消耗殆盡。在營地的中心是五到六千頂國王與貴族的帳篷,而隨員的人數可能十倍於此。衣索匹亞人告訴Alvarez說他們沒有辦法理解歐洲人怎麼有可能永久定居一地;他們自己的首都每三到四個月就要遷移他處以解決供應的問題,而曾經住過的地方要恢復至少得要十年。地方的行政人員和大人物的庭園也依循同樣的模式。Alvarez描述皇庭遷移時的場景道:
「他們之中也許有十分之一是穿著體面的人,而其他人則普普通通;這些普通人不論男女老少,有些穿著皮革,其他的則穿著拙劣。他們帶著全副家當移動,包括釀酒的甕與喝水的瓢。如果移動距離較短,這些人甚至帶著木材移動。有錢人有很好的帳篷。我還沒提那些王公貴人,他們移動整個整個市鎮的漂亮帳篷,搬運的負載和騾夫數也數不清。皇庭要移動至少需要五萬頭騾,而最多可能用到十萬頭。
基督教國王就住在白色的帳篷中;這個所有活動的中心以兩層帳幕隔絕公眾的窺視。環繞周圍的是其他非洲王公的飾物與儀式。身分最高者上身赤裸,而國王則坐在紗帳後,透過翻譯進行交談。個人在此昇賞黜罰。即使是信仰最虔誠的國王至少也有三個正式的皇后,而複雜的皇室親屬關係是國家事務的重要元素。」
與周圍的伊斯蘭或者半伊斯蘭鄰居相較,衣索匹亞的基督教王國有許多重要的對外途徑,因而也擁有不同的世界觀。在伊斯蘭世界的環伺下,國家與貿易的安全性需要廣泛的知識來保持,包括其自身的強項與弱點、宗教的派門與政治上的對手。衣索匹亞國教教會Abuma的主教始終信奉埃及的Coptic教派,因此必然得與埃及的伊斯蘭統治者發展關係。但國王的屬民也到耶路撒冷朝聖,他們在那與歐洲的基督教朝聖者碰面,偶而也跟著他們到歐洲去;因此有許多衣索匹亞人散居於地中海的北方。某些人捎回歐洲宮廷的信,甚至帶著教士與工匠隨著商隊一同返國。1520年當葡萄亞使節團抵達當地時,他們發現一名為Brancaleone的佛羅倫斯畫家是國王的好友;並且毫無困難的找到拉丁語流利的翻譯者,使得Negus Lebna Dengel能夠在短暫的面談中折服Alvarez關於教義和禮拜的問題。
這種對宗教事務的關心反映出Coptic教派對王國核心人口的緊密掌握。除了統治者外要大部分的衣索匹亞人遵守婚姻法很容易,而非常小、非常老或病的很厲害的人大部分都被排除領受聖餐的資格。伴隨著14至15世紀著名的聖經研讀運動的興起,在修道院生活的人口穩定成長;與過去純粹抄寫聖經不同,以Amharic語而非Geez語書寫的宗教文獻逐漸增加。在這場運動中舊約聖經特別合人胃口,並且助長一種民族觀點的宗教教育。衣索匹亞人認他們自身為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接受猶太進餐法(dietary laws)。即使是皇室或貴族的子孫也接受同樣的教育;而Zara yaqob,身為15世紀最偉大的王者之一,則將其整個文官系統致力於國家教會的重組與穩定。異端的修道院傳統被禁止,即使使用武力也在所不惜。修道院被授與土地收取租稅以維持運作,在指定區域內施展其影響力。國王的士兵與修道院院長一同巡視,而全國的基督徒則樂於在身上,在衣服上,甚至在耕犁上攜上信仰的標誌。覆上茅草頂的教堂由籬笆圍起,建於基督教聚落可及的範圍內;週六與週日的禮拜是強迫性的。雖然Zara Yaqob的宗教狂熱可能遠勝於其臣民,Alvarez和其葡萄牙同伴仍明顯的感覺到他們是在一個深度信仰基督教的國家中旅行。
譯自Roland Oliver, Anthony Atmore,Medieval Africa, 1250-1800,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2001,pp.114-134
--
基督教帝國的平靜歲月(THE HALCYON YEARS OF THE CHRISTIAN EMPIRE)
在整個15世紀期間,Solomonid王朝渡過了長時間的太平歲月,經濟的繁榮、宗教與文化活動的興盛在撒哈拉以南無有其匹。Dawit傑出的繼任者Zara Yaqob不但能幹且精力充沛的統治著帝國長達35年(1434-68)。皇家的史官特別讚賞其信教的虔誠和對衣索匹亞教會的熱心贊助。即使後來的繼承人能力較差,直到Lebna Dengel(1508-40)在位期間帝國仍能維持其廣闊的疆域。在太平日子將結束之際,許多歐洲的旅人來此參訪,尤以葡萄牙人1520-6年所派遣的使團為著。因此除了皇室宮廷編年史當中的戰爭與外交活動之外,現代的史家還能根據這些外來觀察者的資料了解當地的經濟與社會生活。
Zara Yaqob時期的教堂壁畫。圖片來源
在這些西方基督徒的眼中,中古時期的衣索匹亞令人震驚的是缺乏像歐洲或者近東那樣密集建築的城鎮。只有在遠北方古代的首都Aksum是這種意義上的城鎮,Solomonid的王室於此地行加冕的儀式;雖然,稍晚時在1520年成為Adal王國首都的Harar稍稍超過了Aksum的規模。另一方面,沿著中央高原從南到北綿延1000哩,衣索匹亞鄉間的人口與農業開發則是驚人的稠密。膏腴的火山土壤種植著小麥、大麥與小米,而以牛耕犁田地;牛群與羊群則放牧在山間的草原。馬、驢、騾載運產品至每旬開市的市場,以棉花、咖啡、蜂臘與蜂蜜交換穿越Danakil沙漠的駱駝商隊運來的鹽。
即使是葡萄牙人也看得出來在衣索匹亞沒有一塊土地上的人不隸屬他人,雖然葡萄牙的社會幾乎不是從封建制中演化出來的。Francisc Alvarez牧師是1520年來自葡萄牙的特使團成員之一。他評論道那裡可以有「更多水果及耕地,假如那裡的大人不苛待他的子民」。實際上,大部分的農民地位近於農奴,不能離開土地且強迫繳納其作物的三分之一給封建領主,外加許多種勞役;領主可能是國王或首長、修道院、一團的士兵或者某個騎士。除此之外農民還要上繳稅捐給宮廷。在Shoa地區以南主要徵收實物,食物或飲料、騾或牛隻、密與臘;另一些省份則供應黃金與象牙,積藏於皇室的寶藏金庫。納稅的需要促使北方地區發展對外貿易。高原的物產運下陡崖,為紅海上的造船業提供木材,為前往麥加朝聖的旅人提供食物。因此,厄利陲亞與Tigre的王公得以貢獻阿拉伯馬、印度的絲與棉、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刀劍盔甲和產地可能遠自西非的黃金。不過,Alverz所觀察到的社會不平等為衣索匹亞理想的社會理念所平衡。tellak saw這個辭的意思是生而偉大的人(the man born to greatness),指的是那些以英勇行為證實自己人氣的人;他們至少在理論上是可以民主的被選擇與評估的。這樣的社會開放給有才能的人,因而顯得歡欣鼓舞、活力充沛。
除了寶物和奢侈品,在皇家營地中還包括官僚與教士、貴族與隨從、將領與軍隊、工匠與函人、廚師、馬夫、牧民等一大群人,很快的將周圍的資源消耗殆盡。在營地的中心是五到六千頂國王與貴族的帳篷,而隨員的人數可能十倍於此。衣索匹亞人告訴Alvarez說他們沒有辦法理解歐洲人怎麼有可能永久定居一地;他們自己的首都每三到四個月就要遷移他處以解決供應的問題,而曾經住過的地方要恢復至少得要十年。地方的行政人員和大人物的庭園也依循同樣的模式。Alvarez描述皇庭遷移時的場景道:
「他們之中也許有十分之一是穿著體面的人,而其他人則普普通通;這些普通人不論男女老少,有些穿著皮革,其他的則穿著拙劣。他們帶著全副家當移動,包括釀酒的甕與喝水的瓢。如果移動距離較短,這些人甚至帶著木材移動。有錢人有很好的帳篷。我還沒提那些王公貴人,他們移動整個整個市鎮的漂亮帳篷,搬運的負載和騾夫數也數不清。皇庭要移動至少需要五萬頭騾,而最多可能用到十萬頭。
基督教國王就住在白色的帳篷中;這個所有活動的中心以兩層帳幕隔絕公眾的窺視。環繞周圍的是其他非洲王公的飾物與儀式。身分最高者上身赤裸,而國王則坐在紗帳後,透過翻譯進行交談。個人在此昇賞黜罰。即使是信仰最虔誠的國王至少也有三個正式的皇后,而複雜的皇室親屬關係是國家事務的重要元素。」
與周圍的伊斯蘭或者半伊斯蘭鄰居相較,衣索匹亞的基督教王國有許多重要的對外途徑,因而也擁有不同的世界觀。在伊斯蘭世界的環伺下,國家與貿易的安全性需要廣泛的知識來保持,包括其自身的強項與弱點、宗教的派門與政治上的對手。衣索匹亞國教教會Abuma的主教始終信奉埃及的Coptic教派,因此必然得與埃及的伊斯蘭統治者發展關係。但國王的屬民也到耶路撒冷朝聖,他們在那與歐洲的基督教朝聖者碰面,偶而也跟著他們到歐洲去;因此有許多衣索匹亞人散居於地中海的北方。某些人捎回歐洲宮廷的信,甚至帶著教士與工匠隨著商隊一同返國。1520年當葡萄亞使節團抵達當地時,他們發現一名為Brancaleone的佛羅倫斯畫家是國王的好友;並且毫無困難的找到拉丁語流利的翻譯者,使得Negus Lebna Dengel能夠在短暫的面談中折服Alvarez關於教義和禮拜的問題。
這種對宗教事務的關心反映出Coptic教派對王國核心人口的緊密掌握。除了統治者外要大部分的衣索匹亞人遵守婚姻法很容易,而非常小、非常老或病的很厲害的人大部分都被排除領受聖餐的資格。伴隨著14至15世紀著名的聖經研讀運動的興起,在修道院生活的人口穩定成長;與過去純粹抄寫聖經不同,以Amharic語而非Geez語書寫的宗教文獻逐漸增加。在這場運動中舊約聖經特別合人胃口,並且助長一種民族觀點的宗教教育。衣索匹亞人認他們自身為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接受猶太進餐法(dietary laws)。即使是皇室或貴族的子孫也接受同樣的教育;而Zara yaqob,身為15世紀最偉大的王者之一,則將其整個文官系統致力於國家教會的重組與穩定。異端的修道院傳統被禁止,即使使用武力也在所不惜。修道院被授與土地收取租稅以維持運作,在指定區域內施展其影響力。國王的士兵與修道院院長一同巡視,而全國的基督徒則樂於在身上,在衣服上,甚至在耕犁上攜上信仰的標誌。覆上茅草頂的教堂由籬笆圍起,建於基督教聚落可及的範圍內;週六與週日的禮拜是強迫性的。雖然Zara Yaqob的宗教狂熱可能遠勝於其臣民,Alvarez和其葡萄牙同伴仍明顯的感覺到他們是在一個深度信仰基督教的國家中旅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