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壘陣戰──對古中國史書、兵書與小說中戰爭場面的詮釋

戰爭是人群表現其主體性的主要活動之一;要知道群體與群體間有無鬥爭,戰爭是顯而易見的指標。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悠久,史書中所載兵事亦所在多有;無奈西風東漸,全盤西化、崇洋賤內者比比皆是,流風所及,西方兵學大行其道,戰史亦以西著見長;至古典中國的兵學軍事,乏人問津,亦少著作。本人無門而入,困學苦思,然後對中國兵家戰史稍有所得,遂筆書之。全文講述四概念,依「陣」、「壘」、「營」、「戰」次序述寫,軸心則圍繞於「會戰」或「合戰」的概念上。緣古書史料所載言簡意該,或有見解不同,本人不敢獨排眾議謂己繹為善;下所言蓋本人所見所及爾,因謂之詮釋。文中觀點得李訓詳,《古陣新探--新出史料與古代陣法研究》一文啟發甚多,特誌。

--

可能從有人類之初就有「戰爭」的存在。這句的「戰爭」打了括號,因為古早古早以前那可能更像是打群架;但打群架後來也打出了門竅來。「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漢書》晁錯傳)平野曠地上正是震駭(shock)兵種的擅場,在戰場上隊形結構不緊密的遊牧民族,遇到這樣的攻擊時便難以維持群眾的秩序;而「…(李)陵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單于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陵且戰且引,南行數日,抵山谷中。連戰…」(《漢書》李陵傳),前行戟盾,正好以吸收敵大隊人馬衝擊的方式預防敵人的進攻;後行弓弩,則將火力投射到敵人陣營,伺機「千弩俱發」,瓦解敵大隊人馬的衝擊攻勢。這樣一支有秩序的部隊,即使人數處於劣勢,一時之間要將之擊潰反而困難。在戰場上將人群有秩序的組合起來,就是「陣」的功能。

那當雙方都擺起「陣」時,豈不誰也打不下誰,沒完沒了了?總是有辦法的。《三國志》典韋傳:「…時(呂)布身自搏戰,自旦至日昳數十合,相持急。太祖(曹操)募陷陳,(典)韋先占,將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在雙方相持不下,戰局膠著時,組織特別的敢死隊作「開罐器」是一種方法。這些人要死命「陷陣」與敵拼鬥,依靠櫓楯的掩護礙手礙腳,還不如披上更厚的防具、空出兩手全力以赴戰;然而當雙方的領隊都極為勇捍時(如上文的呂布與典韋),這些敢死的戰士們經常交戰數十合也分不出勝負。不過也有效果很好的例子。「…(張)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孫)權麾下。權大驚…」(《三國志》張遼傳)這「八百壯士」在酒足飯飽之餘,配上一股朝陽初昇時的銳氣,遂得以衝鋒陷陣,直攻入東吳大本營的核心,嚇了孫權一跳。但在士氣低迷的情況下,這種辦法只是一種臨死的掙扎。《史記》白起傳:「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閒,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秦軍一開始氣勢上壓不倒對方,陷陣無望,不如自固守以培元養氣,然後奇兵斷趙軍兵援糧援。而趙軍糧盡援絕,必全力一搏始有生路;待戰不能得勝,反築壁自守,則徒然消耗士氣,再度出擊已為時晚矣。

趙括的失敗固然原因所在多有,攻不下壁壘自是其中之一。《三國志》夏侯淵傳:「…(韓遂)與(夏侯)淵軍對陳。諸將見遂眾,惡之,欲結營作塹乃與戰。」在面對兵力上佔優勢的敵人之時,一開始採取守勢不失為保固保險之一著;而將紮「營」的把戲搬上戰場,就是比「陣」更難對付的「壘」。原本營寨是部隊暫時棲身之所,下寨時便有一定的規矩安排使其具有相當的防禦能力;視情況可以把它弄得和城池沒兩樣。「金固山率馬步數萬札營媽宮前,離我(鄭成功)營半里之地…虜是晚即逼營安籧篨、大小銃炮數百號,日夜連擊,無瞬息間斷,打透我營中,官兵多被擊傷而死。至籧篨、木柵,多被打碎崩壞。」(楊英《從征實錄》)逼營下營是攻營的奇招之一,籧篨則是此種戰術的利器;有如搭水壩的竹籠,它可以輕便的搬運到戰場上,然後往裡頭堆積石塊泥土,迅速構築起防禦工事。清軍安好營寨後直挺挺的架銃打砲打在鄰近明鄭部隊的壁壘上,直是當城池打了。而當最外層被突破時,內部的佈局就起著有如迷宮般的作用。《三國演義》第一百回:…(司馬)懿曰:「汝布陣我看。」孔明入陣,把羽扇一搖,復出陣前,問曰:「汝識我陣否?」懿曰:「量此『八卦陣』,如何不識!」孔明曰:「識便識了,敢打我陣否?」懿曰:「既識之,如何不敢打!」孔明曰:「汝盡管打來。」司馬懿回到本陣中,喚戴陵、張虎、樂琳三將,分付曰:「今孔明所布之陣,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汝三人可從正東『生門』打入,往西南『休門』殺出,復從正北『開門』殺入:此陣可破。汝等小心在意!」于是…各引三十騎,從生門打入。兩軍吶喊相助。三人殺入蜀陣,只見陣如連城,沖突不出。三人慌引騎轉過陣腳,往西南沖去,卻被蜀兵射住,沖突不出。陣中重重疊疊,都有門戶,那裡分東西南北?三將不能相顧,只管亂撞,…喊聲起處,魏軍一個個皆被縛了,送到軍中。

如是,則即使有猛將領頭的敢死隊,闖入迷陣之中,「那裡分東西南北?」,也要束手就擒。等等,這是說「陣」而不是「營」啊?小說家不是杜撰的嗎?不盡然。劉基《兵法心要》:「止則為營,行則為陣…大陣之中必包小陣,大營之內必包小營。前、後、左、右之軍,各自有營。大將營居中央,諸營環之。隅落鉤連,曲折相去,遠不過百步,近不過五十步。道徑通達,足以出入部隊。壁壘相望,足以弓弩相救。」這也就是說佈營之時必然要考慮各營之間的相互關係,火力能否互相掩護,營與營之間的通道能否快速運送部隊,能否造成有利的防禦角度。佈陣仿佈營,亦可有佈營之利,佈陣佈營有相通之理;至於外面方圓曲直,裡面曲折婉轉,則將心別有獨運。正史中雖不載諸葛亮陣戰之能,然而司馬懿「案行其(諸葛亮)營壘處所」,忍不住嘆道:「天下奇才也!」諸葛亮佈壘置營的本領如此之高,則司馬仲達與孔明在五丈原相距百餘日,終不敢出陣一戰,其來有自。

或問:「什麼勞什子佈陣打陣,大伙仗著人多,一擁而上,不也就結了?如怕隊形不固反被對方衝散,大不了邊走邊顧著陣腳,大家排排站手牽手往前踏去,也就是了。」正是。西洋人打仗,一隊隊踢著正步走到當面,然後兩廂開火避也不避,現代人看來煞是好笑,怎他們這麼驢!不知其中亦有幾分道理。中國的軍隊是另一種典型。王夫之《讀通鑑論》「李廣程不識各得將兵之一長」條:「以武定天下者,有將兵,有將將。為將者,有攻有守,有將眾,有將寡。不識之正行伍,擊刁斗,治軍簿,守兵之將也。廣之簡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將也。束伍嚴整,斥堠詳密,將眾之道也。刁斗不警,文書省約,將寡之道也。嚴謹以攻,則敵窺見其進止而無功。簡易以守,則敵乘其罅隙而相薄。將眾以簡易,則指臂不相使而易潰。將寡以嚴謹,則拘牽自困而取敗。故廣與不識,各得其一長,而存乎將將者爾。將兵者不一術,將將者兼用之,非可一律論也。人主,將將者也。大將者,將兵而兼將將者也。」也就是說「佈陣」和「打陣」需要的是兩種不同的將才,理想的大將則能將此兩者。人少則盡精銳,鼓之於攻;人眾須嚴節制,馭之以守。負責進攻的部隊必須培養其精銳的自我意識、對領頭將領的惺惺相惜,然後才能讓「攻兵之將」順暢的通達其戰術的要旨給麾下,在抓住戰機時順利發出決定性的一擊;而防禦敵人的攻擊絕不能心高氣傲、沉不住氣。沉著的因應敵方的行動並確實的完成將領的指令,需要一整套嚴謹的規矩準繩來訓練出這樣的士兵,這也就是「守兵之將」派上用場之處。理想的部隊便由此兩者構成。《紀效新書》卷一把整支部隊編派伍什隊哨的方式巨細靡遺的寫了一大串之後,「…該添或銃手、或毒弩手、或精健能行、或大刀,收入中軍,專備衝鋒探報等項之用」中國軍隊組成的特色就在於除了正規的、營伍編列的部隊外,特種武器的使用、精銳部隊與指揮部隊的旗鼓則直屬於將領本身,也就是所謂的中軍。

前已述及專備衝鋒的部隊是如何陷陣,但上舉典韋、張遼、趙括三個例子都是處在相當不利狀態之中的孤注一擲;一般來說,在雙方的士氣穩定、陣型嚴整,勝負不明顯的情況下,沒有勝利把握和極度自信的將領不會將部隊貿然投入戰鬥。孫承宗《車營叩答合編》「叩說」其八十二條:「車之佈置,強者不得先,弱者不得後,所以均勞力而齊眾力也;乃有強將,無天時,無地利,任其人無有勇怯,聞敵而即行;又有猛將,兵無多少,敵無強弱,三軍順令,如背使指,單劍摧鋒先入,使敵失措而遠遁。以二將拘於車,必窘其才而無用。是當選梟雄有氣略者二千人騎步各半,俾得自成一軍,以之當陣而衝鋒,二將必不負我所任。」強將猛將既強又猛,用於領導攻勢是最適合的了。然而這是「乃有強將」和「又有猛將」的情況。「車之全,得力在後勁;而車一營之得力在中權。如五陣之變始於方,而藏之則為方、為圓,握奇在中權;舒之則為曲、為直、為銳,握奇在陣後。此一營之後勁也。蓋陣方、陣圓則藏中權於內為勁;陣曲則參伍錯綜,舒中權於後以為勁;陣直、陣銳,或豎、或前小後大,亦舒中權於後以為勁。陣無定而勁則有定,此一營之後勁也…凡後出而應敵者,皆謂之後勁。」中權者,如一秤之權,負一陣平衡之責;握奇者,謂兵有正奇,「以正合,以奇勝」,握之以權勝;此兩者即中軍之謂也。方陣、圓陣、曲陣是採守勢,所以中軍儲備在陣後以應急;直陣所敵旗鼓相當,銳陣所敵較弱,後勁所用不同。「余聞劍有鉤、竿、蒙、須、鐔也,而用在鋒。然牌不薄不斷,脊不厚不入;故劍之為用在前薄其牌為鋒,後厚其脊為勁。古稱兵有後勁…」換言之,在兵鋒切出著力點後將中軍撬入,徹底崩解敵陣。總之,在保留持重的態度下,中軍的功能有如現代的預備隊,隨時準備在戰況不利的時候出擊以振奮士氣、在陣型被突破的時候堵塞缺口。或者在敵陣不穩、戰機到來的時刻投入戰場,作決定性的打擊。有如利劍在手,守則以脊當敵鋒,攻則以脊助鋒,是為後勁之用。

車陣圖。圖片來源
--

以上所言乃以堂堂之陣的會戰為論述的焦點,又焦點之中又著重在中軍的腳色上。實則,兩廂交兵,辦法變化多端,會戰僅為其一爾。攻守城寨、埋伏奇襲、騷擾游擊皆可一用,而會戰中挑陣的方式更是古今皆有奇招,不限於中軍的運用。然而會戰可說是集以上手段於一身,最最考驗部隊與指揮官能耐的難關;打贏一場會戰,可以說是成為名將俱樂部一員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硬碰硬的會戰與游擊戰又有不同,和重要據點的攻守與重要部隊的存亡相同,那是一場戰爭中心理上勝負的決定點。一場會戰中決定性的戰損都是發生在勝負已定,有一方開始潰退的時候;這之後則一方在心理上已經造成恐慌,很容易就變成單方面的屠殺。但認知到自己已敗卻頑強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狀況仍然是有的。同理,能夠在一場戰爭中扣動那個「勝負已定」訊號的「扳機」之一的,就是會戰。如何安排有力的交兵點,時間地點,以及隨之而來的進兵路線規劃、部隊的後勤補給,那就是戰略的層次了。

--

本人疲於更完善的表述本人意見。學問為推衍所得?亦或了悟所得?學問可操作而得,則作越多越得,多多可以益善,多作業多操作,對進學當有益;倘得學問為發生,為豁然開朗,則得在作先,不得又何能有作,不作亦不妨有得。是則作業為無用矣。本文既為本人所得,則表之書之,有賴餘裕,大有不能盡精微處;然大綱角張,吾願已足。或待玩味再三,熟悉洞透,來日更充盈之,未為晚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