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史,1415-1542[2]

譯自此網頁: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Portugal_%281415-1542%29

--

托德希拉斯(Tordesillas)條約

同時正進行著馬德拉(Madeira)與阿佐爾(Azores)的殖民,當地正生產著糖與酒;除此之外,從幾內亞運返故鄉的黃金刺激著葡萄牙的貿易能量。除去大發現遠航中宗教性、科學性的一面,我們現在已經很清楚地了解到那也是獲利豐厚的。在阿豐索五世(Afonso V)—號稱「阿非利加征服者」—治下,在幾內亞灣的探險遠扺聖凱瑟琳角(Cape St Catherine),而多達三批的遠征隊(1458、1461、1471)則被派遣至摩洛哥;1471年從摩爾人(Moor)那攻佔了阿爾茲拉(Arzila)與丹吉爾(Tangier)。在約翰二世(John II)治下(1481-1495),為了保護幾內亞的貿易,位於現今艾爾米拉(Elmina)的城堡「聖喬治之礦」(São Jorge da Mina)豎立了起來。迪雅哥.考烏(Diogo Cão, or Can)於1482年發現了剛果,並於1486年抵達了十字角(Cape Cross);巴多羅謬.迪亞士(Bartolomeu Dias)於1488年繞過了好望角,以此證明了印度洋是可以經由海路抵達的。1492年後,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西印度群島的發現促使西葡兩國急欲劃清彼此遠征的界限。托德希拉斯(Tordesillas)條約(1494年7月7日)因而成立,而兩國間修正過後的分界則在1493年5月4日,由教皇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發出的兩封詔令予以認證。該條約將維德角以西370里格(league)、南北極點間延伸的一條直線以東可能發現的土地都歸屬給葡萄牙,而西班牙則擁有該線以西的被發現的領土。然而由於當時已知的緯度測量技術極度不精確,該線的劃分在實際上無法決定(見J. de Andrade Corvo,《 Journal das Ciências Matemáticas》,xxxi.147-176,Lisbon,1881),而對該條約的解釋則極為分歧。根據其條款,葡萄牙的主權及於巴西,而西班牙則及於摩鹿加群島(Moluccas)。由於確認了已取得的特權,條約主要是利於葡萄牙的;此種特權在1497-1499年間達.迦瑪完成其印度之旅後更是被極大的強化了。


左:阿豐索五世像;右:約翰二世像。左圖來源右圖來源

在當時,哥倫布的發現被認定為印度這回事,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其發現,歷史學者間還在爭論著。就擁有一些支持者的某種理論而言,根據最近曝光的證據,哥倫布一開始確實是其所聲稱的葡萄牙人,不過他是葡萄牙王國派去西班牙的間諜,是為了將西班牙人的努力引導至他處,以保護葡萄牙人鎖定的領土。然而此說是矛盾的。既然兩國間的競爭如此密集,雙方都擁有持續與對方起著衝突(藉由提供誤導的資訊、隱藏各自國家(不過尤其是葡萄牙)發現的領土與貿易路線,或者隱瞞,或者提供錯誤的日期、錯誤的地點)的間諜工作網,這類行動並不令人驚訝。此種持續的秘密工作導致許多「僞」文件的產生,因此當時留存下來的許多文件或許並不可靠。結果,許多歷史學者相信,許多領土如巴西、非洲沿岸幾個據點以及北美(由於西向的航行)可能早在紀錄的日期之前就已經發現了。

阿豐索的規制

當葡萄牙皇室因此取得新領地時,其權威一時為貴族特權膨脹的威脅所籠罩。愛德華死後,其兄弟科英布拉公爵佩多魯(Pedro, Duke of Coimbra)在阿豐索五世(Alphonso V,1438-1447)幼年時擔任攝政,進一步嘗試削弱貴族的權力。貴族抵抗的首領布拉干薩公爵(Duke of Braganza)圖謀確保國王的憐憫,廢絀攝政。政爭引起了內戰;1449年5月,佩多魯敗戰而亡。自此之後,約翰一世(John I)時代的規制遭改弦更章,到了單是布拉干薩就擁有整個王國三分之一領土的程度。同時皇室的聲譽也因為不明智的外交政策而受損:阿豐索取了其姪女、卡斯提爾國王亨利四世(Henry IV)的姊妹喬安娜(Joanna),並以她之名宣稱擁有該國的王位。在1476年的托羅(Toro)戰役中他被斐迪南(Ferdinand)與伊薩貝拉(Isabella)擊敗,並被迫於1478年阿肯塔拉(Alcantara)條約,喬安娜被迫至修到院出家。其繼任者約翰二世(John II,1481-1495)轉而採取與卡斯提爾政治聯姻、與英國建立友好關係的政策。如他所言,發現前任國王的慷慨使得皇室「除了大路外沒有葡萄牙的領土」,他決定擊潰這些封建諸侯並攫取其領土。在埃佛拉(Evora)召開的議會(cortes)(1481)替皇室聲張的判決──在所有封建領地上貫徹正義的治理──注入了活力。貴族們抗拒著對他們權力的侵害;但其領袖布拉干薩公爵斐迪南(Ferdinand,Duke of Braganza)於1483年因叛國罪名而被斬首;1484年,國王將其妹夫、維祖公爵斐迪南(Ferdinand,Duke of Vizeu)刺殺身亡;而其他八十名貴族成員則在稍後被處決。由此,「完美者」(the Perfect)約翰正如其所說的鞏固了王室的優勢。1495年,埃曼紐爾一世(Emanuel (Manoel) I)繼承了他的王位;前者被尊稱為「偉大者」(the Great)或「幸運者」(the Fortunate),由於在其治下發現通往印度的海路、建立起了個葡萄牙帝國的緣故。

葡萄牙人在亞洲

努力去殖民,並維持散佈在整個非洲沿岸及其週邊島嶼、巴西、印度,以及印度語的流行地帶諸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帝汶(Timor)、日本與中國等等地方的領土,對僅只百萬的人口而言是項挑戰。加上西班牙人持續的競爭,導致葡萄牙人渴望對每條貿易路線與每塊殖民地保持機密。結果,其他許多歐洲國家能取得的文件實際上是偽造文件,有著偽造的日期與事實,用以誤導其他國家可能的努力。

此種保密與偽造的趨勢使得許多主要史料的權威性備受質疑。一些歷史學者假設,早在1480年約翰二世便已知道巴西與北美的存在,這可以解釋為何1494年簽訂托德西拉斯條約時他希望將分界線更向西移。許多歷史學家推測真正的文件收藏於里斯本大學,然而,不幸的是,伴隨著1755年大地震引起的一場大火幾乎摧毀了大學中所藏的紀錄。(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