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史短篇

篇幅皆不長,故掇拾為一篇。

--

活字印刷在中國的發展

活字印刷的idea並非隨著畢昇的發明曇花一現;以明代來說,這種「將出版內容模組化,重新排列組合再複印」的想法一直都是出版業界作的事──正確的說,是江南的商業印刷出版業,因為有資本投入的問題。

但是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便宜。

活字唯一的好處是可以拆卸再利用。但與西方相較,中國的活字數量仍然太多,(人家是字母),印一本書要檢的字也多,還要撿完校對外印完才能拆下來再用,而且還不能印圖。鑄活字的原料成本和檢校排版的人工成本和印圖的成本扣下來比直接雕木版還貴──雖然雕版只能印一套書,但相較於活字,再版時反而還省去重新排版的成本。而當時刊刻的書的種類還沒多到讓使用活字比使用雕版印刷更經濟。

但是還有其他的印刷業再利用這一套概念;他們是平常印刷各種喜慶節日應用版畫的出版商。方法是請有名的畫家將其繪畫中的元素抽出來作成一個個可以描摹的「粉本」,將這些「粉本」排列組合好後再各自套色印刷(有時候一些細節須手動加工,比如說人物的鬍子)(所以一套版畫人物的動作與觀者的視角幾乎都不會有改變,但填上去的顏色就大異,而一些元素則會稍微改變)。江南出版的精緻套色春宮畫(其中一些據說是由有名的文人畫家製作「粉本」的,如唐寅),什麼《江南銷夏圖》之類的都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

明代的吏

趙翼《廿二史劄記》裡頭那條明世宗、神宗都二十年不上朝的筆記給了很多人作文章的靈感;幾十年不上朝,乃至於缺官不補,而政府機構居然能維持,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不過明朝政府例行公事的營運管理本來就不在這些正式官員手上。一來這些官員的數量與其需要執行的工作量比起來顯得太少;二來這些官員的選拔方式本來就不是根據實際的行政能力,而頻繁的升官調官也使他們缺乏即事歷練的機會。

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日常事務的實際管理人員其實是從民間徵用的;換言之,這些人的服務就是他們「繳稅」的方式。而這些人不是被政府直接榨取到敗家破產,就是利用職權從中漁利──實際上這是不得已的,因為明代沒有現代政府雇用勞動力並提供管理費用的觀念,這些人只好自己搞錢;政府多少也知道這種狀況,因此對於這種其情形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貪污」與否的界線很模糊。儘管具有真正的專業能力,這些「胥吏」無法正式的進入政府,只好在地方上盤根錯節發展他們的勢力,世傳其業;相較之下地方官隨來隨走,反而顯得與地方事務無關。

所以說有沒有這些官員對於政府的日常運作並無太大問題;麻煩主要在於對這些運作缺乏監督,以及降低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

明代貨幣政策的失敗

發行貨幣並使其流通(有了後者前者才有意義啊…)也是政府掌握社會的方法之一(而且並不是什麼古老的方法),但明代政府這方面的能力就顯得相當薄弱,比如說下面這個例子:

「(廣東)自河頭至高、雷二郡,用唐宋錢。廉州則用開元錢,開元錢以面有半月痕者為貴。相傳開元鑄錢,貴妃指甲誤觸其模,冶吏不敢擅易,此半月痕即貴妃指甲云。又高、雷、廉用元豐錢,以平頭元為上,尖頭元次之。平頭元者,元字上一畫平也;尖者作一點。行書也,前世錢文未有行書者。淳化中,太宗始以宸翰為之。既成,以賜近臣,名御書錢。其用萬曆錢,則以跂曆者為上。跂者,曆字左撇直下也。交趾亦用宋錢,以六十錢為一勺。瓊用錢以六孔為一錢,六十為一兩,六百為一貫,數皆以六。」(屈大均《廣東新語》〈貨語〉〈古錢〉)

單單一個廣東,流通的貨幣就包括唐宋明錢,而政府發行的明錢竟然競爭不過(實際上有沒有競爭的意識都成問題),更慘的是有些錢用的單位還不同(下面海南島的例子)…

--

明成祖的腦袋

據說成祖的軍事能力非常好;下面兩個例子或許可以說明他的腦袋有多靈活吧。

《明太宗實錄》,28:

「 上度潘忠、楊松在莫州,未知城破,必引眾來援。諭諸將曰:『吾必生致潘、楊。』諸將未喻,遂命譚淵領兵千餘,先度月樣橋,伏水中,約忠等已過橋,聞砲聲,即起據橋。淵言水中恐難久伏, 上令每軍取茭草一束蒙頭,以通鼻息;又令勇士數人伏路側,望忠等接戰,即舉砲。淵如 上旨。上登城遙望,忠等果至,出師逆擊之。路旁砲舉,水中伏兵亦起據橋,潘忠等敗,急趨橋不得,我軍腹背夾擊之,生擒潘忠、楊松。餘眾多溺死。」

伏兵在水下雖然能出奇,不過怎麼個伏在水下倒是問題。成祖(即「上」)的方法在這裡沒有說的很明白,但看起來應該是用餵馬的蘆葦茭草之類,把士兵留在水面上的頭部給包紮起來。

《明太宗實錄》,82:

「令諸將列陣前進,午至夾河。盛庸亦列陣以待。 上先以三騎覘庸陣,見其軍火器、強弩、戰楯悉列陣前,遂掠其陣而過,敵出千餘騎來追。 上勒馬注矢待之,其追騎將近, 上射殪一人,其餘眾稍止。已而復來,又射殪一人,如是者三,乃卻。 上以兵騎一萬兼載步卒五千薄其陣前,將交鋒,步卒下馬,攻其左掖,敵擁盾,層疊自蔽,我軍攻之不得入。 上預作木[矛贊],長六、七尺,橫貫鐵釘于端,釘末有逆鉤,令勇士直前擲之,連貫其盾,亟不得出,動則相牽連,不可以蔽,遂乘其空隙攻之,矢下如雨。敵眾棄盾,走倉卒,其火器又不能發,我騎兵乘之而人,擣其中堅,敵眾亂,皆前奔。中軍將譚淵望塵起,遽出兵迎之,鏖戰而死。朱能、張武等率諸軍并進。 上以勁騎掩擊敵背,衝貫陣中,與能等合勢斬刈甚眾。殺其都指揮莊得,驍將楚智,皂旗張等。時迫暮,各斂軍還營。」

我想對軍事史有興趣的應該馬上聯想到了羅馬人的標槍。不過在這裏當然是成祖本人的「發明」了。

--

Janissary的鍋

Janissary的基本單位為orta(15世紀中期一單位約50人,到了16世紀則為100人左右;在Janissary發展的成熟期全軍包括196個orta)。各orta的指揮官Corbasi(唸Chorbasi),指的是「soup man」、「soup maker」;這意味著整支Janissary部隊其實是因應奴隸進餐的需要而編組起來的。除了「湯師傅」之外,一個orta裡頭還包括「大廚」(Asci Usta,master cooker;他指揮其他的「廚子」Asci)、「廚役領班」(Bas Karakullukcu;同樣的他指揮其他的「廚役」Karakullukcu)等等。

那口鍋子(Kazan;大銅鍋)其實就是給整個orta拿來煮飯的(用來煮壓碎的小麥加奶油),不單是純粹的儀仗。當然他也有除了鍋子之外的其他功能,例如遊行時每個orta都會抬著他們的鍋,保持肅靜出來遊行;想造反的話就把鍋踢翻;犯錯時躲在鍋邊可獲得赦免;在作戰時若遭挫敗,則以這口鍋標記重新集結的地點;而若是失去了鍋子,則是指揮官的恥辱,整個orta也被禁止參加遊行。

各個orta都有他們各自的、獨樹一幟的旗號;那和所有orta都有的鍋子是不一樣的。


形形色色的orta旗幟。圖片來源

--

入明的豐臣


明日兩軍交戰。圖片來源

秀吉要是真的完全控制了朝鮮,就能完成入明的大業嗎?其實他還有兩個對手可能在陸路的側翼上產生威脅,要提防應付;那就是在遼東的兀良哈蒙古人和女真人。

賴山陽《日本外史》卷十六:

「…(加藤)清正…乃問…曰:『朝鮮北境,盡於此乎?』對曰:『然。』曰:『北鄰何國?』曰:『兀良哈。』

清正乃以八千人進,入其境;攻一城,拔之。既夜,下令曰:『勿釋甲。』夜半,胡騎大至,我兵力戰,走之。清正曰:『虜不意我至,我一捷足以報太閣矣。』乃收其貨寶,引兵南還。胡騎躡之,清正自殿而退…乃歸。」

按秀吉侵朝,起自萬曆十九年,終於萬曆二十六年;此期間兀良哈朵顏等三衛之實力,可見之《明史》外國傳九〈朵顏〉:

「萬曆初,朵顏長昂益強,挾賞不遂,數糾眾入掠…十七年,合韃靼東西二部寇遼東;總兵李成梁逐之,官軍大敗,殲八百人。又二年,大掠獨石路。二十二年復擁眾犯中後所,攻入小屯臺;副總兵趙夢麟、秦得倚等力戰卻之。明年潛入喜峰口,官軍擒其頭目小郎兒。二十九年,長昂與董狐狸等皆納款,請復寧前木市,許之。」

是時鎮遼者,正為名將李成梁;然而斯時成梁在任已久,初始銳意邊功,久而加官晉爵無可復加,暮氣漸顯深沉。其晚年在遼東諸多舉措皆有可議處,尤以遷回孤山等數堡新拓地六萬餘戶,棄地予敵,大為朝野病。然觀上引文,遼東明軍雖日益敝壞,尚可勉強與兀良哈蒙古周旋。則清正襲破敵城,料敵夜半,終能全師而退,實因當時兀良哈蒙古並非大敵。

然而對上女真人又如何?努爾哈齊曾數度請兵入援,在朝鮮則視為引狼入室,從未成行,當然也不能見到大和女真來一場實戰了。不過從薩爾滸之戰中後金兵的表現來看,秀吉可能討不了什麼便宜。同時見過兩邊陣仗的明軍官便評道:

「此賊(女真)七千,足當倭兵十萬!」(吳唅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七,p.24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