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的故事

本文摘錄自2007年2月14日,台南縣政府所舉辦「發現大橋講座」中翁佳音教授演講講稿。

--

台南縣永康市內,東、西橋里各有舊地名「大橋」、「小橋」,此稱呼自明鄭時期已然,儘管橋已不復見──據清代高拱乾《臺灣府志》與陳文達《臺灣縣志》的紀錄,兩橋分別於一六九○年代、一七一○年代為「洪水衝崩」,現已渺無蹤跡。

據清乾隆十七(1752)年編寫的《重修臺灣縣志》,大橋為「紅毛(即荷蘭人)所造」,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文獻中也有旁證:1644年3月,有鑒於開墾日增,米糖盛產,舊路不堪負荷,新港和赤崁之間遂修築起了一條筆直寬闊的大路,以供人車通行;途中經過兩條小溪,分別搭起了兩座拱形磚橋,應該即為所謂的大、小橋。這兩座橋為荷蘭長官卡隆(François Caron,1602?-1673)監造,而荷蘭文獻中亦有卡隆橋(Carons brug)之名,依當時以長官之姓氏稱呼地名的習慣來推測,大、小橋當中應即有一座稱為卡隆橋。

督工建橋的台灣長官卡隆,生於今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父母為法國新教徒(Huguenot);17歲時以駐船廚師助手的身分任職於荷蘭東印度公司,隨船至日本而沒有跟船返回,後在日本居留近21年,精通日語並在當地娶妻生子,且改任平戶商館的通譯。1641年2月,迫於日本江戶幕府的禁教政策,卡隆攜眷回到巴達維亞的公司總部;隨後歷任台灣長官、巴城總經理(Directeur-generaal)等要職,但始終未能取得巴城總督的大位。1644年,卡隆回歸祖國,轉而為新成立的法國東印度公司賣命,經營亞洲地區的貿易。1673年4月,死於葡萄牙里斯本沿海的一場船難。


卡隆也是《強盛的王國,日本和暹羅的真實描述》一書的作者;圖為該書書影。圖片來源

卡隆的家人亦與台地有些許因緣。1641年卡隆一家返抵巴達維亞不久,卡隆即被差出,率領艦隊返回荷蘭;年近四十歲的他在萊頓(Leiden)愛上了十八歲的海牙名媛宮絲丹霞‧牡丹(Constantia Boudaen),其父為比利時布拉邦(Brabant)參議(raadsheer)。兩造談成婚事後,卡隆先赴台上任,宮絲丹霞與其妹隨後雙雙到來。卡隆對年輕妻子寵愛有加,特別為了她打造了一輛馬車,並訓練公司四匹駿馬為曳馬,而被同時代人指責。宮絲丹霞其妹後來則嫁給了台灣末代長官揆一,她死於今台南市,也葬於該地。

卡隆與日本妻子所生的長子丹尼珥(Daniël)後來也到了臺灣,擔任神學院副院長。該院址即今臺南縣佳里鎮「蕭壠神學院(Collegium te Soelang,1659-1661)」,是全臺第一所歐洲式學院,比1876年成立的臺南神學院還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