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清入關前八旗軍事[5]

驍騎、護軍、前鋒等「營制」在前文不斷出現,而筆者一直沒交代。究竟「營」是什麼呢?從最簡單又最抽象的定義來說,「營」就是一種「編制」,通常有會討論其中的指揮階層、兵員額數、武器裝備等等要素;不過在我看來,「營」作為一種術語,之所以需要強調其特殊處,與歷史當時的現狀密切相關──大概直到南北戰爭密集隊形的衝力讓位於火力之前,「戰役」(battle)都意味著一定戰場上部隊的部署,而此種部署由於人力的限制,始終侷限在目力、耳力的範圍內;十數萬人規模的會戰已經有通訊不靈、指揮脫節之患,因而指揮官甚至試圖控制部隊在一定的數量之下(西方有兩萬最為恰好之說;唐《李衛公問對》也以兩萬人為說明其戰術時部隊編組上的預設)。超過一定範圍,不在火線上的多餘部隊常不能及時助戰,甚至為敗軍所累,望風奔潰,肥水之戰即是一例。

參與戰役中的一方部隊既有其規模,其下的指揮層級也有固定化為另一規模的趨勢;一般對指揮層級的看法往往強調透過層級傳遞層層而下,能夠達到充分控制每個成員的效果。然而實際上,命令的效果往往也在傳遞之中遞減;加長的傳達環節則意味著時間上的損失甚至浪費。南北戰爭以降的大規模軍事衝突中往往動輒牽涉百萬兵員,會戰累時數日至於數月乃畢;與拿破崙之前數小時之內決勝負的會戰冏不相侔。在前近代的會戰中,若是依賴那樣又臭又長的指揮傳遞環節,徒增麻煩而已;指揮官通常僅指揮其下一級單位的運動(或者說「戰場戰略」),而除了直屬於其自身的此種單位外,戰術上的指揮往往由該單位的最高指揮官親自執行,此時命令的傳達更大部分是依賴的兵員平時的訓練,而少有其他可能造成「脫序」的指令(臨時沒有訓練過,往往也指揮不動)。此級單位規模往往在數千之間,以16、17世紀而言,相當於西方的tercio、regiment,日本的「備」,以及中國的「營」(晚明)或者「鎮」(明末清初)。雖然其下通常還有進一步的層級分化,但所具有的任務就未必與會戰有關了;與「指揮」相較,較偏於「控制」。此處述及八旗的營制,當作此觀。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二十一〈八旗都統一一.兵制一.旗營建置〉:

「驍騎營: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按旗分設。
前鋒營:八旗前鋒,按左、右兩翼分設。
護軍營:八旗護軍,按旗分設。
凡前鋒、護軍皆滿洲,附以蒙古。
步軍營: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按旗分設。
滿洲火器營:分內、外二營,八旗護軍按旗分設。
自前鋒營以下,皆別為營。惟驍騎營專隸於都統。」

其中滿洲火器營立於康熙年間,為討準格爾而設,與本題無關,可勿論。至於步軍雖有營,然而出征時多半不用;順治後,總統北京城防務的九門提督即總管步軍與其他綠營兵,八旗步軍的地位如此。故,論八旗的實質戰力,似應以驍騎、護軍、前鋒為主。合上史料觀之,八旗共有驍騎營二十四、護軍營八、前鋒營二。

大致敘述八旗滿、蒙、漢各「牛彔」中在驍騎、護軍、前鋒各營制中提供的「額度」之後,我們應該可以比較精細的計算出入關前清軍騎兵中非藩屬的實力了──只要有各時期的「牛彔」數的話。我們姑且假設《清會典事例》中作為原點的記載(時間點至晚是在順治初期,由於其下所記載的各「牛彔」的沿革都在順治以後的緣故)即為入關前清軍曾達到的最大實力:

「滿洲佐領

原定:八旗滿洲佐領,鑲黃旗三十三又半分佐領(按:所編的丁口數僅有一半)三;正黃旗四十二又半分佐領三;正白旗四十八又半分佐領一;正紅旗三十;鑲白旗五十,內有原設半分佐領一,旋即編為整佐領;鑲紅旗三十一又半分佐領二;正藍旗四十二又半分佐領四;鑲藍旗三十三又半分佐領五。八旗滿洲佐領共三百有九,又半分佐領十八。」(《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十一〈八旗都統一. 佐領.滿洲佐領〉)

「蒙古佐領

原定:八旗蒙古佐領,鑲黃旗十四又半分佐領二;正黃旗十三;正白旗十六;正紅旗十三又半分佐領一;鑲白旗十五又半分佐領一;鑲紅旗十三又半分佐領一;正藍旗十八;鑲藍旗十五。八旗蒙古佐領共一百一十七,又半分佐領五。」(《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十一〈八旗都統一.佐領.蒙古佐領〉)

「漢軍佐領

原定:八旗漢軍佐領,鑲黃旗二十三又半分佐領一;正黃旗二十三;正白旗二十六;正紅旗十四又半分佐領一;鑲白旗十六;鑲紅旗十八又半分佐領一;正藍旗二十四;鑲藍旗十三又半分佐領二。八旗漢軍佐領共一百五十七。又半分佐領五。」(《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十一〈八旗都統一.佐領.漢軍佐領〉)

依此整理為下表。驍騎營:



護軍營:



前鋒營:



其中八旗滿州驍騎共6,340名;蒙古2,309名;漢軍6,538名。通共15,187名。八旗謢軍營共7,417名。前鋒營共873名。這樣八旗的真正實力不過23,477人(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