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火砲的搬運

譯自Thomas Arnold, The Renaissance at War, pp.44-45

--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解<臺灣班兵議>

開宗明義的說,一般將「班兵制」視為一種殖民特徵、諸如此類論點的最主要問題在於,那是從現在臺海兩岸對立的脈絡去解讀「以臺人守臺,是以臺與臺人也」這句話,所以才會將班兵制解讀成是清帝國「以殖民心態統治臺灣」、「將臺灣人視為次等民族」,而這類文字通常也就因此充滿了時空錯置的效果。

先說「班兵」。「班兵」可不是為了實現什麼「殖民心態的產物」而產生的制度;明代就有的班兵制,早先是在秋高馬肥的時候,將河南、山東、山西的部隊調往邊鎮,防範北方遊牧民族季節性侵擾的一種策略,完全是一種採取守勢防禦下的產物。對於許多真正的殖民帝國而言,反倒是「募兵」、或者利用被殖民當地的軍隊,才是他們宰制被殖民者常用的辦法:不用說,荷蘭人在台灣聯合了許多原住民盟友來壓制原住民;英國東印度公司殖民印度的利器,則是施以歐洲式軍事訓練的Sepoy印度傭兵;英法兩國在七年戰爭期間,英國人在北美的盟友Iroquois與其他和法國結盟的Algonquin印地安人部落也是打的不可開交,結果只是讓權力的天平倒向英國那邊,使得墨西哥以北的美洲從此以英語系國家的面貌出現。真正的殖民政權根本缺乏能夠投射到殖民地的兵力,這樣顯而易見的事似乎不必多作解說。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情;緣滅

陳情

芳草何曾乏,靈犀未之踵。因緣生滅瞬,君子不俟終。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夷砲傳來前明軍的火砲

早期明軍的火砲比之同時期歐洲的火砲要輕得多了,不像他們單憑砲身就上噸。關於這點,只要列張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葡萄牙人在錫蘭

譯自以下網頁:

http://www.colonialvoyage.com/ceylonP.html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世紀麻豆社與荷蘭人間的關係[2]

摘錄自陳中禹,〈荷治時期麻豆社的族群關係與被統治的歷程〉,收錄於《水堀頭遺址探勘試掘暨舊麻豆港歷史調查報告》,台南縣政府文化局承辦。

--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世紀麻豆社與荷蘭人間的關係[1]

摘錄自陳中禹,〈荷治時期麻豆社的族群關係與被統治的歷程〉,收錄於《水堀頭遺址探勘試掘暨舊麻豆港歷史調查報告》,台南縣政府文化局承辦。

--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答某版友書──論人文學的方法與目的

顧名思義,這是與版友書信往返時寫下的內容,除了表情符號外全文是保留的,但因為沒有對方的同意,所以並未附上他寄過來的書信原件;或許會有一些抓不到頭緒吧。不過說起來我貼的許多文章原本都是與他人討論時寫下的,一樣也有這類的問題就是。

--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所謂證明

現在學術評判的要求很大一部分是著力在「真假」的問題上;既然要求
真,自然要有證明的方法。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認知

按照佛教的說法,心靈認知的能力,也算在我們認知世界的能力範圍內(色、聲、香、味、觸、「法」,由眼、耳、鼻、舌、身、「意」來「攝取」)。

所謂的心智的運作,所謂的思考,仍然跑不掉逃不脫語言符號的運用邏輯。在我看來它只是一種「假性的」辯證,相較於(「真實的」)我們與其他人進行的討論;此兩者的差別只在於運用的腦袋數量不同、品質不一,其運用語言符號(一個人叫思考,一群人叫討論)的本質是相同的。但是,由於一個人的「思考」在運用語言上去掉了(相對於一群人的討論)「理解」的過程,它常常變成了喋喋不休的空話──我們在討論的時候,為了明確理解對方所說為何,我們經常要回到該討論所指的本身──也就是回到實際。這個時候人才會想起來符號原本的作用:指明事物本身,無論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

C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